这是一组建在青岛城北部郊区竹林深处的建筑。竹林西南靠山,东南隔江,环境优美,冬暖夏凉。
两侧的两栋楼带着弧度,一起围成一个拱形;楼后是一片低矮的平屋小栋,夹杂着草地和竹林,被一遭围墙围住。赤瓦白瓷、赭色和淡黄相间,圆柱形的长尖顶和棱角的突起带着几分西式风格,倒是美观;不过一扇扇宽阔的落地窗外几乎全部都是防盗窗。
前楼大门前立着一块大理石碑:幸福之家。
顾名思义,这是一所福利院。一所半公半私的孤儿福利院。
冯爱华,“幸福之家”的院长。自她25岁用家里的积蓄和国家资金建成这所孤儿院,已有20年了。她领着国家津贴补助和慈善基金,倒也宽裕。
此时正值晌午,阴雨绵绵,冯爱华坐在奢华的院长室中,昏昏欲睡。
“铃铃铃——铃铃铃——”
“喂?哎——王书记啊,哎!行,没问题!我给你包个大的!可以啊——来随便挑随便玩。哎哎,再见。”冯爱华颇为悠哉得意地放下座机。
“咚咚咚——”
“进来。”
“院长,有人送孩子来了。”
“哦哦?!你让孩子们准备好。我马上过去。”希望长得好看一点。冯爱华眼皮一抬,对着镜子正一下衣领后快步走了出去。
前楼大门里是宽阔的大厅,两侧分列绿色盆栽,最里头的那面大墙上挂满了照片。一个着装奇怪的中年男人正牵着一个半大小女孩站在照片墙前。
女孩有一头乌黑的披肩短发,软软搭在脸侧,大概从没剪过头发。
护工王莉莉热情地为男人介绍福利院的设施建设。
“先生您看,我们这里资金充足,空调暖气兼备,伙食良好,食堂面积五百平,环境舒适......”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人员有爱心,又非常负责,可以把孩子照顾得很好——”她一边说,一边指着那一张张照片。
小孩子或一脸认真地读书,或一本满足地吃饭,或兴高采烈地游戏。
这里似乎确确实实符合“幸福之家”这个名字。
一旁的过道突然略有嘈杂。
“这里常常有志愿者——哎,小杨!来来来!小朋友们,来欢迎新伙伴咯~”王莉莉转身,笑着招手。
一个年轻的女子领着几个孩子从走廊中走了出来。
“您好,我是福利院的志愿者,来这里三个月了。”女子眉眼弯弯,颇为清秀。
“这是凭风,芳芳,小美,阿明,杨阳——孩子们还不快向叔叔和新来的小妹妹问好?”她眸光一晃,手指一勾。
“叔叔好——欢迎妹妹!”孩子们脸上挂着笑脸,拖长了腔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