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们可有人瞧清楚那九千岁的模样?”
使团长当时被吓得懵了头,哪里敢抬头去查看成南的相貌。
却问了一群人,也都是被吓住了,没敢抬头看。
直到一个随同少年,因为好奇偷偷瞥了一眼:“我看见了!瞧上去跟我年岁差不多!”
使团长道:“胡说,那可是大汉的守护神,没听那黄门将军说二十五年前就已经闻名天下,怎么可能才十五六岁。”
少年随即低下头:“或许是我瞧错了。”
使团长思揣半天后,安排属下人:“你们准备一些厚礼,等到觐见完后,我再来拜会一下这位老千岁。”
......
城中正在接见着于阗国来使,这一次往来,直接决定的边境是否烽烟再起。
所以,吸引了朝中不少人的目光,成南前阵子那些闹腾的事情也就逐渐被抛之脑后了。
客栈应该是在使团进城的七天后建成了,就在成南一拳轰出来的小河旁边。
河水起初还很浑浊,不多时便清澈了下来。
围绕在河边,在成南的示意下。
老柴开始四周的环境装扮。
播上草种,花种。
客栈两边一里内皆被青树植被环绕。
不仅如此,老柴还在客栈不远处开辟了田地。
有耕田,也有菜田。
第一次来观光的曹孟德惊叹眼前老柴的手艺颇有农家之治的感觉。
待看到成南意味一笑之后,他一脸惊骇:
“不会真是农家的吧?”
成南仰头看着远处的农田,特意安排了王越,胡广生还有童渊都去帮老柴种地。
看着此番景象,忍不住想起了一个故友。
“我认识许行那边,他应该只有二十多岁。对于一个二十多岁人来说,能有那样思想见识,是着实不易的。”
在战国那个纷争的年代。
与道家逍遥游和儒家的处世理念,以及法家治国之策相比。
许行是一个异类。
毕竟一个乱世中只想种田的人自然是异类。
师出墨家的他,不被墨家看好,也不被接受。
连曾经好友孟子在劝导他积极向上无果之后,也忍不住骂他南蛮舌之人。
他留给世人的东西不多。
在《汉书·艺文志》有《神农》二十篇,应该是他的著作,可惜几经辗转,后世早已失传。关于农家的记载,后世也只多见于《吕氏春秋》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和《爱类》等篇,以及《淮南子·齐俗训》。
农家在战国时地出现不是偶然的。
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革使阶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以至于反映劳动者利益的思想学说,在当时也能有存在的条件,墨子、杨朱和许行正是劳动者的思想代表。但是,由于他们所代表的阶级与阶层各不一样,因此其思想又各有差异。墨家是小手工业者的思想代表,杨朱学派代表小土地私有者的利益,而以许行为代表的农家,则是下层农民的代言人。
许行有弟子几十人,他们生活极为简朴,穿着普通的粗布衣服,靠打草鞋、编席子为生。他们没有土地,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们从楚国来到滕国,不是追求高官厚禄,而是希望得到一块土地、一间房子,以便定居下来从事耕种。许行的主张在当时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以至使儒家的门徒陈相及其弟陈辛也抛弃儒家而拜许行为师。从孟子对许行的大肆攻击也可以看出,许行代表着当时一股相当大的社会势力,所以引起孟子的如此重视。
成为朋友,自然为朋友着想。
孟子是大家,他觉得许行有大才,不应该被一块农田埋没。
只是他虽为大家,却也有他做不到的事情。
就好像孔老夫子也有教导不了的学生一般。
也似乎是这种冥冥之中的注定,在东汉中期,正是因为儒家的轻农商,农家迅速衰落。
时至今日,昔日农家的弟子十去八九。
老柴是成南身边仅剩下几个农家硕果。
和老柴在农田里忙碌了一上午,借着喝水的功夫。
王越虚心向老柴请教:“柴伯,我们这会儿种的庄稼什么时候能熟?”
他们都是练武之人,对于耕种可算是一窍不通。
老柴耐心给他们讲述了一遍,即使明知道他们想要问的并不是庄稼什么时候熟,而是他这一身的修为如何而来。
但老柴却真的只给他们解释这种庄稼需要注意些什么!
唉!唉!唉!
三人连连叹气。
在帮老柴忙碌了一天之后,然后终于回到刚盖好的客栈去休息。
因为只是有了雏形。
里面摆设都还没有弄好,三人随便找个地方躺了一会儿。
成南依旧是在孜孜不倦的摆弄着他的新火锅样式。
“七天就把客栈盖好,这些民工的速度还是挺快得嘛!”
曹孟德话里有话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