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刚浇了水,有些湿滑,您俩慢点走。”
午休之后,卫晞带着她爹和她娘,也没让下人跟着,去了田间地头。
四下里没有人,卫彦索性蹲在田埂上,一脸稀奇地看着油纸窟窿里冒出头的稻苗,“这就是那胭脂米种子长出来的苗苗?”
傅玉衡轻哼了一声,“没错,你闺女厉害吧?”
卫彦连连点头,“厉害厉害,晞儿比爹爹还厉害。”
傅玉衡弯了弯唇,“知道就好。”
被夸的卫晞:“······”
你们开心就好。
在田埂上闲绕了一圈,卫彦适才问道:“晞儿想跟爹爹商量什么事情?”
“爹,娘,”卫晞脚下一转,“你们跟我来。”
这个时辰天不算热,除了卫晞圈出来的那二十亩田地,田庄范围内的其他地里,佃农们都在辛勤劳作着。
出了围栏,看了一会后,卫彦终于看出不对来了。
“他们用来翻地的那木头架子,怎么翻得这般块,还翻得那么深?”
“这就是女儿要跟爹爹您商量的事情。”
有人看见他们了,正犹豫着要不要上来来行礼,卫晞挥了挥手,示意不必行礼后接着道,“这种农具叫做犁,用作翻地之用,那边还有排耙,是用来把田间的大土块打散。除此之外,还有用于浇水,播种,收割的农具。”
不等卫晞说完,卫彦已经迫不及待问道:“那些农具都在哪?”
身为一郡之守,卫彦想得自然要比一般人更加深远。
这种又快又好用的农具出现,造福的无疑是全天下的农人们。
而等到看过所有农具展现出来的效果后,卫彦对这一点更加深信不疑了。
突然想到什么,他猛地扭头看向正吩咐下人把农具放回原处的卫晞,颤抖着嗓音问道:“晞儿,这些农具,可都是你想出来的?”
面对自己这对爹娘,卫晞从没有想过隐瞒,直接点了点头,“是我画的。爹,农具上用到的铁器,是姐姐带我找的吴家打铁铺打造的,其余零件冯老和他老人家的徒弟们都会做,图纸也在冯老那里。不过您打算如何利用这些农具,女儿就不过问了。”
卫晞会这么说,是因为她相信,她这位能把百姓时刻放在心上的爹爹,所做也一定不会让她失望。
本来决定明早再回去的卫彦傍晚时候就一脸恍惚地回了府。
回府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找来了打铁的老吴小吴和冯老。
第二天一早,熬到一整夜依旧精神抖擞的卫郡守在府门口送走了押送着三辆马车离开的二百卫家府兵,一起送走的还有一封给他大哥的亲笔书信和一封呈给皇上的奏折。
马车上,是连夜赶制出来的卫晞所画图纸上全部类型的农具。
看着车辆缓缓走远,卫彦深吸一口气。
圣上近些年越发糊涂,但愿这些东西,真的能发挥出他想要看到的作用吧!
用过了早饭,他又带着老吴和冯老去了司农署。
整个大雍他管不了,但在这涿亭郡的一亩三分地里,他能做的还有很多。
**
在稻苗全都长到两到三寸长的时候,差不多也到了最热的时候。
河里的水也越发少了。
以前还能到膝盖往上一点,现在只能到小腿,且可以明显看出水位一天比一天下降,裸露出来的河床也越来越多。
同时也多了不少渴死的小鱼小虾,每天都有田庄和附近佃户家的小孩子跑到里面捡鱼虾。
大人们也人没去管,左右淹不到,捡回来的那些刚死的小鱼小虾,也能给饭桌上添一点油水。
卫晞坐在田埂上,小七在后面给她撑着伞,两人听着河中小孩子们无忧无虑的欢呼声,默默看着前头愈发干裂的土地。
卫晞心下叹了口气。
她还是低估了这场干旱的程度。
“二小姐,日头越发毒了,咱们还是回去吧。”
卫晞站起身,拍了拍裤腿上沾着的泥土,又看了一眼不远处匆匆从井里打水浇地,来来回回好似感觉不到头顶日头的佃农们,“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