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粮仓高临县被攻破,司马烈、王染战死,县令郭禄率众官员投降,果然对弥章郡形成巨大压力。
陆渊得知此事,召城内官员紧急商议:“高临县被华国占领,对我方军粮供应造成影响。城内军心士气也会因此受挫,城外宓元生、梁腾更会趁此机会发动强攻,如何应对?”
弥章长吏许颂提议:“高临县对我弥章至关重要,当派兵火速夺回!郭禄虽降,县内百姓未必顺服,只要发出公告,命高临县百姓奋起抵抗,再遣大将领兵攻之,必能取回城池!”
“不可!”言平说道,“高临县虽然重要,弥章郡丝毫不能松懈。何况裴济勇武无双,除了陆将军无人能敌杨昭智计百出,难以应对。贸然出兵,非但不能夺回高临,甚至削弱弥章防卫,让城外华国兵马有机可趁。”
“丢了高临县,弥章城内军粮耗尽如何是好?”许颂说道,“图门郡资源匮乏,怒江郡也是一样。若是从皇城运粮,完全来不及!更不用说皇城那边情况同样紧急,怕是没有办法。”
“这话倒是在理。”陆渊同样忧虑,转头看向言平,“可有计策?”
言平仔细思索,对陆渊道:“可让军队就食于民。”
“不可!”许颂急道,“与民夺食,只会交恶百姓,给予百姓巨大压力。届时民心受损,与我方不利!”
“以目前形势来看,这是唯一能够解决缺粮问题,为我军争取时间的方法。”言平说道,“只要撑到司马军师击退北部兵马,便是胜利!到时候将百姓损失尽皆记录,承诺日后国力恢复再做赔偿即可!”
“将军,若施此计,则弥章百姓视我军为仇寇!”许颂急道,“万万不可!”
“许长吏有更好计策?”言平皱眉。
许颂犹豫片刻,开口说道:“不如召集城内富户、豪绅,向他们借粮度过难关。这些富户豪绅相较百姓,家产殷实,理当尽一份力。”
陆渊看向言平,以目光询问他的意见。
言平摇头回答:“许长吏想法过于单纯。我军能够守住弥章,除了城内官兵奋勇厮杀,也有这些富户豪绅出动私兵协助的功劳。能够说服他们出兵相助,废了九牛二虎之力,着实困难。最后还是答应战后支付大批钱粮,以利驱之。反过来向他们借粮,会让他们看到官兵窘困之境,甚至怀疑能否挡住华国兵马。到时候非但不借粮,甚至可能倒戈相向,为了自身利益出卖我们,协助华国夺城。”
“确实如此,”陆渊叹道,“这些人见利忘义,能用却不可信。”
“将军可召各家首领来见,到时扣押人质,以此要挟。”许颂说道,“即可借得粮饷,有人质在手对方也不敢轻举妄动,只能继续为我军效力。”
言平闻言摇头:“若依此计,定然得罪境内豪强,后果不堪设想。消息传扬出去,更会影响梁国风评。相较之下,向百姓借粮相对安全,即便民心不稳,只要境内豪强没有倒戈,定能守住城池。等来日击退华国兵马再来补偿百姓,总比豪强倒戈安全许多!”
“言军师所言极是!”陆渊点头说道,“境内豪强可拉拢,不可得罪。相反,只要给百姓留口饭吃,不至于倒戈造反。虽有怨言,日后再作补偿也是可以的。便依军师之计,官兵就食于民。”
许颂闻言,忍不住叹息一声,拱手说道:“既如此,还请将军发令,军中上下不得滋扰百姓过度,并且派人监管,严惩违法乱纪者!”
“放心!我军只是向百姓借粮,任何祸害百姓之人,决不轻饶!”
弥章兵将得到命令,直接向郡内百姓“借粮”。
百姓在极不情愿的状况下被迫向官兵借出粮食,果然怨声载道。
刚开始还好,除了有些怨言,多数百姓勉强交出一部分食粮便没事了。
岂料军队耗粮极快,第一次借到的粮食很快吃完,于是各处将士再度“就食于民”。
百姓本来存粮不多,堪堪吃饱而已。首次借粮后,多数人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原本一天能吃两餐,如今只能一日一餐,勉强支撑。哪里吃得消二度借粮?
因此各处将士再来借粮,百姓或藏匿粮食,或带家眷藏入山林,希望保住口粮。
如此一来,弥章兵将得不到食物,军粮分配份额不够他们吃的,于是有些地方不受控制,开始劫掠百姓。
初时陆渊派出去的监军还能管住军队,对那些违反军令擅自劫掠百姓的将士进行处罚。后来情况一发不可收拾,百姓要么藏匿粮食、要么藏匿自身,也有不肯配合与士兵对抗的,更多将士不受约束,开始针对不配合的百姓展开搜捕、掠夺,甚至不少百姓因为抗争激烈被杀。
弥章境内越来越多类似情况出现,案例过多根本惩罚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