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楚珊也不好冷了小姑娘的面子,便也笑呵呵地应着。
“莹儿来了啊。”
这小姑娘便是沈岐的小女儿沈莹,比玉楚珊小上好些岁,看着约莫十岁出头。
沈莹扬着笑,“珊姐姐快跟我来,前厅正立针呢!”
说完拉着玉楚珊就往外跑,玉楚珊怕她摔着,也就没反抗极其配合着跟着她去了。
到了前厅,大家围到一起不知在干些什么,沈莹见进不去,连忙喊了一声:“珊姐姐来了!”
然后在外圈的人便让出一个口让她俩人过去,到了里边,玉楚珊看见中间是个圆台,台上放着个大碗,周围人脸上皆是兴奋和期待。
玉楚珊有点不明所以,沈岐笑着给玉楚珊解释:“这是我们寒坞镇的习俗了,浮针求巧你总听过吧?”
“这不是七夕时的习俗吗?”玉楚珊疑惑地问。
沈岐又笑了几声,“的确是七夕的习俗,这在我们寒坞镇也是季秋结束时的习俗,寓意便是在秋天结束之季的最后美好祈求。”
玉楚珊这才明悟,然后也跟着众人一起看过去,想必虽习俗相同,但季秋之时许的祈求却大有不同了吧。
那碗是提前一天便准备好的,然后放在这圆台上,今日便有了浮尘,府内的女孩儿们把针放在这里边,正好今日阳光甚好,那投影若是漂亮的曲线,便被认为是求到了“巧”。
玉楚珊是不信这些的,但她也被这欢乐的气氛感染,便也满怀期待地凑过去盯着碗内。
沈莹到底是小孩子,见着了那影子便欢呼起来:“这影子好生漂亮,定是个好兆头!”
大家听了都跟着附和起来,每个人脸上皆是笑意盈腮。
这一仪式过去后,沈莹又拉着玉楚珊说,“珊姐姐,你后半午和大姐、二姐她们去沐发吧,莹儿年岁尚小还用不着。”
被沈莹提及的大姐沈妍、二姐沈钰也过来了,沈妍说着:“入乡随俗嘛,到了别的地方可没有这般热闹咧。”
玉楚珊只好满口答应,然后随着沈妍、沈钰姐妹二人过去了。
所谓的沐发,便是将柏叶和桃枝混在一起,煎汤沐发。
据说这不仅可以年轻美丽,还能使未婚的女子找到如意郎君,不过这毕竟不是七夕本日,因此寒坞镇的人们也就在原本的寓意上增添了新的寓意。
这一切对于玉楚珊来说很是稀奇,她从未想过还能在七夕之后,再重温一遍这些习俗。
这便是寒坞镇季秋会,虽习俗与七夕大致相同,但身处其中仍觉得别有一番滋味。
于是这一天的后半午便在忙碌地筹划中度过了,玉楚珊一想到晚上会有很热闹的夜市,心中就忍不住激动了起来。
待沐发后沈宅的人又取了身桃红色衣裳给玉楚珊,让她晚上换了逛夜市,玉楚珊本欲推辞,却无奈盛情难却,便就笑着应下了。
很快便等到了天色暗下,简单用过晚饭后,玉楚珊一行人便收拾妥当准备出门。
与她一同出来的除了沈家的姐妹三人,便是沈家的兄弟二人,沈岐和沈夫人、以及几个妾室并未同他们六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