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是多路河流汇经之地,渭水、汾河、湛江……通达的地形不仅使它成为水路要道,也为宣城的经济贸易带来极大发展。宣城渔产丰富,赋税不重,百姓基本衣食无忧,是东南仅次于锦都的大都城,也是渭水风氏的封地之一。在这里,船运、食坊、布麻等行业已初见雏形,仿佛可以看见后世苏杭一带的繁盛景象。
寅时城门开启,街上早有小贩在摆摊叫卖,馄饨、包子、面皮、甜饼……五谷杂粮的香气糅杂在蒸腾的浓浓雾气中,令早起的人们食指大动。
面皮是白的,鱼片也是白的,晶莹透亮的白,上面随意撒上一把葱花、香芝麻,香的醉人。汤是熬得发白的鱼汤,面皮下锅时放了把小油菜一起煮,咸香可口,又不过分油腻。鱼片用的是现宰的当地黑鱼,鲜嫩少刺,把鱼片夹在面皮里,沾着葱花小油菜一口咬下去,汤汁都锁在了弹韧的面皮里,充盈在舌尖上,唤醒一天的味觉享受,让人直想把舌头吞下去。
殷绪和晏秀从前晚就没吃什么正经东西,连夜赶路更是腹内空空,他们又都是长身体的年纪,两人挑了个干净的铺子坐下,连吃了几大碗犹觉不够,看得一边擀面的大娘目瞪口呆又笑意盈盈——自已的手艺被这么捧场总是开心的,更何况捧场的人还是两个看着就招人喜欢的少年,大娘越看越喜欢,忍不住多放了几片鱼肉下去。
“大娘,我们吃好了。”殷绪按住晏秀捧着汤碗不撒的手:“悠着点,不然一会儿就没肚子吃点心了。”
“点心?”晏秀想了想:“珍茗阁?”
殷绪点头:“宣城有两处著名食坊,一是这条老街巷子,二就是这几年才兴起的珍茗阁,好歹是来了一趟宣城,总要两个地方都逛逛才好。”
“不过是为了将这跟了我们一路的人引出来,你竟舍得花钱请我?”
“非也,”殷绪轻笑:“引他只是顺道,我想尝尝珍茗阁的手艺才是真。”
付了面汤浅,殷绪二人进了珍茗阁的店门,很快有小二上来招呼,小二眼尖,一眼就看出他们气度不凡,态度十分殷勤:“二位公子楼上雅间请。”
晏秀打量他一眼,笑道:“你倒乖觉,知道我们要隔间。”
小二边领路边回道:“小的招呼客人这些年,这点见识还是有的,像二位公子这样非凡的人物,怎能委屈坐在大堂上?”
说着,将他二人领到一间刻着“鹤汀兰州”的雅间:“二位公子要些什么?我们珍茗阁有酒有茶有点心,弹琴唱曲的也有,您要什么就尽管吩咐小的,我随传随到。”
殷绪瞟了眼晏秀,对小二道:“那就请小二哥帮忙介绍你们的招牌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