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儿点头道:“是啊!”
魏宛却没有说什么。
兰儿哭完了,见魏宛不说话,又给魏宛讲故事,道:“从前有个名字叫陈元方的人,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任太丘长,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体恤,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越来越敬重,袁公说我从前曾当过邺县县令,正是这样做的,不知是令尊学我,还是我学令尊,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相隔遥远,但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效仿孔子,孔子也不效仿周公。”
魏宛听着,有些心不在焉。
兰儿讲完了,问魏宛,道:“小姐,你认为他说的对吗?”
魏宛道:“什么?”
兰儿见魏宛没有听,就又讲了一遍,魏宛听了点头道:“他说的对。”
“我也认为他说的对。”兰儿说。
言罢,又道:“小姐,还有一个故事。”
魏宛道:“什么?”
兰儿道:“太傅谢安在东山居留期间,时常和孙兴公等人坐船到海上游玩,有一次起了风,浪涛汹涌,孙兴公、王羲之等人一齐惊恐失色,便提议掉转船头回去,谢安不以,又朗吟,不发一言,船夫因为谢安神态安闲,心情舒畅,便仍然摇船向前,一会儿,风势更急,浪更猛了,大家都叫嚷起来,坐不住,谢安慢条斯理地说如果都这样乱成一团,我们就回不去了吧,大家立即响应,就回去了,从这件事里人们明白了谢安的气度,认为他完全能够镇抚朝廷内外,安定国家。”
魏宛听着,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话说,怎么就讲起故事来了?
魏宛不明白,面无表情有些无语。
兰儿却没有觉得不对,只是继续讲道:“从前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魏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