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啦,红薯干到这一步也只不过进行了一小半而已,后面还有着大量的步骤。
王凡先是把蒸好的红薯拿出来,在镜头面前展示了一下,又是吸引了一波仇恨,这才简单的改刀,把原本的对半分开的红薯切成条状。
王凡得到的经验包,并不仅仅只有制作的方法,还包括其中的手法和过程经济。
此时此刻拿起刀来,动作十分的娴熟,就仿佛是制作了千百遍一样手起刀落,每一根薯条大小粗细几乎完全相同。
“这一步十分简单,相信大家伙也看得清楚,就是把蒸好的红薯,切成我们想要的形状,并不一定是条,完全凭自己喜好。
当然了,切的时候也有一个小窍门,我们可以在刀上简单的蘸一点凉水,这样切的时候更容易方便,不会粘。”
王凡的讲解简单,但是手上的动作却十分优雅,不知不觉间让人沉醉。
只不过相比之下弹幕则更加和谐。
“我觉得吧,相比于红薯条我更喜欢吃整个的,所以不切正好。”
“不切正好1!”
“不切正好1!”
“我说你们两个,只是单纯的不会切吧?”
“看破不说破,还是好朋友!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兄弟,你把路走窄了呀!”
……
切好的薯条,摆在铁盘子里已经有几分红薯干的样子,不过却还远远不够。
“按照传统的做法,接下来我们需要拿到外面,在太阳底下暴晒。
在传统的制作之中呢,有一种制作手法叫做三蒸三晒。
第一次蒸的时候,把红薯蒸到七八成熟的样子,然后暴晒一天,再蒸七八成熟,再晒一天,最后蒸熟暴晒。
得到的红薯干更筋道,更有嚼劲,而且口感更甜,味道更好。”
王凡介绍这些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不会对弹幕进行回复,而是认真的讲解。
这些知识都来自于他得到的经验包,有一些还在,而有一些已经失传了。
王凡并不打算蔽叟自珍,相比于自己藏着掖着,他更喜欢把这些东西说出来,教授给大家。
相信这也是自家系统选择让他直播相关内容的原因。
很多传统的技艺,因为门户之见,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现代社会已经渐渐的看不见了。
虽然说有一些技艺的消失已经成为了必然,毕竟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巧可以通过机械来完成。
但是有一些东西却并非糟粕,失传了实在可惜。
虽然说通过直播的方式,很难真的传授什么东西,但是让大家有所了解也是好的。
曾经的王凡,在上京工作的也并不轻松,大城市生活节奏快,所奔波的无非就是一日三餐,房子车子。
每天早起晚归,两头不见太阳。人活着就犹如做着重复机械运动的傀儡,很难有什么自己的追求。
那个时候的他,也没有这些所谓的报复和理想,可能想的更多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存够了钱,在这寸土寸金的城市之中付个首付。49电子书49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