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民玩归玩,饭点人是从来都不误,孙秀芳拿着馍馍刚咬一口,门响了,瑞民抄着手,两个大挎包装得满满的家来了。
“老四,这都几点了你才回来,一家人吃饭就等你自己,你这一的见往外头窜什么?”石大勇看见瑞民气就不打一处来,你你一个大伙子,家里的活是一点忙都不帮,吃完饭一抹嘴,不是躺床上歇着就是转眼不见了人影。
“该吃饭了,你别他了,他回来的也不晚。”孙秀芳打断石大勇的话,招呼瑞民坐下:“赶紧来吃饭,一会儿该凉了。”
“娘,你就惯着他吧。”石大勇不满的嘟囔。
瑞民在门旁的盆里洗了一把手,挨着母亲坐下:“大哥,我不出门我在家干啥呀?”
“干啥还用人?你眼里那是没活,有活的话看哪都是活,你也就是在家里,以后要是出去上班,你这个样的得把你领导气死!”
瑞民听大哥提他上班的事,他心里不由得一动,难道是上班的事有门了?他缩回准备去拿馒头的手,热切的看向石大勇:“大哥,我啥时候去上班?”
“上什么班,你户口还没转出来,上哪上班人要?”石大勇正为瑞民的户口愁呢,因为老四的户口,他都答应别人要把自己给计划掉了。
“哦。”瑞民捡了一个最大的馒头,吭哧就是一大口,白面馍就是好吃,啥也不就都好吃,甜香甜香的。
“娘。”石大勇问孙秀芳:“我今去队里问给瑞民转户口的事了,人家瑞民如果想把户口迁出来,必须得先转成非农业,咱老家的亲戚里有没有谁当官的能帮咱这个忙?”
瑞民见大哥提到自己的事,立马精神三分,也不吃饭了,支棱起起耳朵专心听。
孙秀芳仔细回想,思索了片刻:“你们老石家沿着往上数三代,代代都是赤贫,就没听过出过有本事的人。”
这可咋弄,这得求谁去,这第一步都迈不出去,以后的事更没法办,石大勇蹙眉沉默不语,手拿着筷子有一搭没一搭的光掇咸菜。
瑞民也知道这个事难,但再难你也得给我办,他一点都不愁的慌,吃的照样香喝的香,反正有人替他愁。
石大勇在脑子里把老家的亲戚朋友过了一个遍,还真没想到谁有本事能帮这个忙,他有些沮丧,抱着一线希望看向王英:“英子,你家那边有没有有本事的人?”
“有啊。”王英想都不想,脱口而出。
“真的!”这可是大惊喜,孙秀芳母子三个都不吃饭了,目光灼灼的盯着王英。
王英揪了一块馒头沾点菜汤,放到安安张大的嘴巴里,这才:“我大哥呀,不过我大哥在呼和浩特,老家的事估计帮不上什么忙。”
三人都泄气了,做为亲家,他们也知道王英的大哥是个有本事的人。
王英大哥叫王山峰,十四岁的时候被国民党抓壮丁抓走了,后来王山峰找个机会跑了,跑到党的部队里继续当兵,解放后,又参加过抗美援朝,在战场上身负重伤,转业后,国家给分配到了呼和浩特。
石大勇不死心,继续问王英:“英子,你再想想,还有别的什么人没有?”
王英舀起一勺白粥喂给安安,脑子里回想了一下家里的亲戚朋友:“好像是听我娘过,我爹有个干兄弟的儿子在县粮食局干,不过详细情况那得问我爹。”
有人就好,石大勇稍一思忖,跟大家商量:“反正也快过年了,等放了年假,咱就回家,到时候去问问我老丈人。”
“行啊。”王英高心眉开眼笑,她都好久没见爹娘了,做为家中最的孩子,她从也是在父母身边娇养着长大的,这么久了,她也想爹娘,再,三儿还没见过姥爷姥娘呢。
王英的父亲是位老中医,年轻的时候家里条件很好,在吃上面从来不受委屈,后来遇人不淑,沾染上了烟,把家产败了个精光,虽家穷了,但他好美食的秉性一直保留着,他人聪明,在吃的方面喜欢琢磨,但凡他吃过的美味,自己也能复制个八九不离十。
老中医夫妻养育了六个孩子,三儿三女,年纪大了,老夫妻两个也不想给儿子填麻烦,自己单过,白的时候是妻子做饭,老中医坐诊看病。晚上这一顿就不行了,老爷子的原话是,累了一了,这顿饭得犒劳自己,不能将就。所以晚饭一般都是老爷子亲自下厨,两个饶饭倒也好做,人年纪大了,饭量见,也吃不多,想吃饺子了,捏几个饺子,想吃红烧肉了就炖上一盘。
石大勇考虑过年去老丈人家给老人家稍点什么东西好,后来想到老家都是用大灶台,大铁锅做饭,老两口做一次饭也挺麻烦的,供销社里有一种炉具,就是给人口少的家庭准备的,铁炉子,配的锅也是锅,炒锅,汤锅,看着就精巧,炉子烧柴也行,烧炭也可,不用的时候,往旁边一放还不占地方,石大勇准备去买上一套。
石大勇还偷偷的带上了一件东西,那是他回国的时候捎回来的一个大收录机,应该算是一个稀罕物件,既能录音又能当收音机听。
当年他回国,带回来不少好东西,有带大灯的自行车,有手表等等,都叫爹给卖了,后来还是他从玩大的朋友他:“大勇,你咋啥都听你爹的,你爹让你咋你就咋,好不容易出趟国,你不留个纪念吗?”石大勇这才偷偷的把收录机藏了起来。
既然求人办事,肯定不能空手,想想这个算得上是件拿得出手的好东西,虽然已经买回来二年了,但家里爱惜着呢,听的时候不多,包装盒都好好的,跟新的一样,石大勇暗自庆幸,幸亏当时没卖,不然还真不知道拿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