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老太拿出李潇涵带来的干货,用坛子里的酸菜泡椒翻炒一遍再加水焖煮一会儿,用来下稀饭,简直不要太好吃。李潇涵觉得每次来到张家都浑身轻松,能学到好多东西,还让自己对未来更有信心。要说童年,那最美好的日子就是在张老太身边,是她让李潇涵体会到这个年纪应有的快乐。在李家,却只能小大人一般计较吃穿,没人教导一个女童、女孩应该如何成长。张老太补上了这一块短板,以后每当遇到难过的事,暂时过不去的坎,只要想到这一段时光,李潇涵就觉得自己充满力量。
有人说,有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李潇涵觉得自己处于两者之间,既有张老太的温暖给予自己力量,也终身挣扎在李家那贫瘠少吃缺穿的阴影中。李玉没有张华张芳陪着玩也就只能跟着李晓涵和张老太,磕磕绊绊的学手工,学字。
老小三口正在吃午饭,就听见广播在喊:“张家村的村民,每家每户出一个人,一会儿到保管室开会。”接连三遍,李潇涵不知道出什么事儿了,张老太说:“不着急,等下去看看就知道了,赶紧吃饭。”
张老太锁好门,带着李晓涵和李玉往保管室去了。张家村的保管室是青瓦的砖墙房,还弄了围墙把院子给围起来。一个三合土的晒坝四方方方的很平整,边上还搭了个草顶的架子,类似李家以前的厨房,放了些晒场用的器具。三三两两的人逐渐增多聚在一起,李潇涵数了数,估计得有90。
张家村的队长大约是40岁左右,看着挺壮实,站到干沿坎上大呼一声:“安静”。人群瞬间安静下来,看来很有威望,李潇涵在心里判断到。
“今天叫大家来是有一个重要的事情,我们以前大食堂的时候吃大锅饭,家家都吃不饱;后来改成各家自己煮,集体劳动,算是把嘴给糊住了。我们张家村也算是远近闻名殷实的村子,以后希望大家能再接再厉,把这个精神发扬光大。”说到这,队长让把院子的门给关起来。人群一阵躁动,这说个话还要关上远门,是有大事发生了吗?
队长举起手示意听他说下去,“今天我在这里说一个事情,马上就要进入农忙了,我不想看到因为磨洋工装肚皮痛的人拖后腿。所以我跟公社商量了一下,要把大家分组,把我们的田土分组。每组出一个人来抽签,抽到哪个是哪个,也不要埋怨运气不好。今年试验一下,比一下各组的人看看到底是谁在偷懒拉稀摆带。希望大家能积极主动,把自己那一组的责任田经管好,年底我们评比,得第一的有奖励。当然有个前提是必须要比去年的平均产量高,否则我这个队长就不当了,这是我跟领导拍胸口保证的。既然我给大家争取到了这个试验的机会,请千万要珍惜。”
院里的人交头接耳的,都在议论纷纷,没听说还有这个管理方法的;一些老实肯干的人跃跃欲试,这可是自己对自己最有利的办法,没了拖后腿的,肯定收成好。队长也不组织这些人,只是站在那等大家讨论。过一会,有人摆好桌子笔墨,队长就往那一坐开始写写画画。大家这才觉得是动真格了,开始找交好的人家说要一起组队。
“好了,都莫要讲话了,听我说。我们村有82户人家,若是按户分,每家劳动力人数不一。为了公平起见,就按照工分本记录的共计劳动力177人。我打算一共分为八组,每组22人,多出的一人负责看管保管室。我已经将田土都分成了8份,你们各家先自己组队,每组22人就行,如果有凑不齐或者多的来找我说。”忽的一下,人群都炸开了锅,纷纷计算人数组队。张家有两个劳动力,又是人缘好的,不一会就和交好的人家凑齐22人一组,其中就有张大洋一家。李潇涵和李玉两人夹裹在中间,看的稀里糊涂,不知道怎么理解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