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说,养儿不易,更遑论是这么多儿子,即使两家有着铺子,也着实不易。若不是十五年前,外地来了不少的卖儿卖女的人家,两家在那时为家里儿子挑好了儿媳,这几年怕是更加艰难。即使如此,两家也不过比温饱好一些罢了。
只是十五年前,也是不容易的。毕竟买了女儿作未来的儿媳妇,不说多好,却也不能对待差了,可以说,那几年两家可是日日稀粥野菜度日。
两家人本也没想着买什么童养媳,只是那年家里出了件奇事。
那日卢家的小女与林家小儿正在屋中玩耍,其母在一旁编织布匹。只见忽地,两小儿说道:“收,收。”那桌上是布匹就不见了,其他的零碎小物仍是安好。
两个母亲看着还在笑呵呵的孩子,脸色突然煞白。两个小童看着母亲与平常不一样,似是反应过来做错了事,便又喊道:“回来,回来。”
那匹原来的布匹便完好的放在了桌上。
经两家当家人知晓后,经过反复试验,终是得知了这是一块神地。收东西需得两个小童齐收,取东西却是不必的,一人即可。而放进去的东西不能为活物,便是那米面也是不可的,需是制作好的食物。再一个神处便是无论是怎样的食物存放进去,再取出来时,都是温温的,且不会变质,发臭。
两家的四个大人为这事可愁了好一段时间,最终便想着买童养媳,这神地毕竟是两家人的事,迟早瞒不住家里人,还不如等孩子懂事些都告知他们,至于童养媳,挑些好孩子,养些年,也就养熟了。
即使如此,这神地也是最近几年才发挥作用。这些年孩子大了,也能自己找些活做,家中才余下些钱,便是这一点那一点的填着柜子。
若不是前几年,两位当家人的存粮意识,这会儿怕是装不满那些柜子。
毕竟这儿离上海不算近,平常布庄取货往返也要四五个月。
而两家人的人口又多,儿辈就已许多,那孙辈就更多了。
更遑论两家人大多长的是高高大大,这也不枉荒年拿着稀粥养着这些孩子,虽是稀粥,却也是难得的营养物。而林六郎与卢娇看着是最不像这两家人的样儿了,但虽看着清瘦,林六郎也是平日在镇上的大酒馆跟着大师傅学做席面的人,也有着一把子大力气,这般便吃的也是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