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珺倾仅仅是第一次尝试,竟然成功了,这只能说明这孩子在刺绣上的悟性和天赋过人。
看着这个自己一手教出来的徒弟,印月婆婆欣慰地点了点头:
“看来你确实收获挺多,之后的日子里如果有什么灵感,就尽管放手的试。做这个本来就是要不断的实践才能知道什么是最佳,如果有什么困难的话,可以回来告诉我。多个人,多条思路也是不错的。”
对于婆婆的建议,叶珺倾乖巧的点了点头。随即又开口说道:
“确实有些东西想要请教婆婆,我做这个事情的本意还是为了修复那些失传技法找灵感。虽然能在丝毛混纺上成功算是意外收获,但也让我又了一个关于捻针丝绣法的模糊想法。”
谈到这次的收获,叶珺倾几乎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能一次就尝试成功,她已经觉得自己足够幸运了。
可在这次的混纺中她发现了可能解决游针绣的一些东西,这才是她最大的收获。
也是她迫不及待想要找印月婆婆的原因所在。
“您看。”叶珺倾抽出自己旁边卷好的图样拿到婆婆面前平铺开来,食指伸出指向了图样的一处地方。“按图样来看这里应该是挑针对吗?”
看着叶珺倾兴奋的模样,印月婆婆也对叶珺倾的发现感到好奇。
她戴上了老花镜,顺着叶珺倾所指的地方仔细辨认了片刻后,肯定的点了点头:
“嗯,是挑针没错。”
“那如果换成平针会怎么样?”叶珺倾小脸红红的,虽然仍带着笑意,但语调中却难掩激动。
印月婆婆看了看她,又仔细看了看图,片刻后便摇了摇头,否认了她的这个想法。
“游针绣之所以称为游针,是因为针法飘忽,如同鱼入水中的流畅。如果换成平针,织就的东西必定死板,毫无生气可言。这一块正是需要展现画面流畅所需,别说游针绣,任何针法都比沉稳无波的平针管用。”
虽然结合整体来看,叶珺倾所指的那一处只是极其微小的地方。些微的改动或许不能影响大局,但那只是常人的看法而已。
在真正的行家眼里,这轻微的改动也是致命所在。会使整个画面失去应有的灵动。
这一点叶珺倾不可能想不到,她在听完印月婆婆的否定后,笑容不减,将自己的设想正式的提了出来:
“既然这么小的地方用全平针都不行,那么更小的地方呢?我在混纺面料上刺绣的时候曾经对丝线的粗细经过改造,真丝可用16分之一的粗度,毛料可用2倍的粗细。混纺则需要两者交替,或者多种交替。针法也是同样,挑平压各种针法转换,多尝试几次就会出现流畅感。”
叶珺倾顿了一顿,又说:
“我在那时就突然想到,游针绣或许也是如此。并不是图样中及古籍里提到的都是挑针平列所绣,应该是夹杂了其他针法。只是间隔较长,且变换所用每一段针法不多,在成品中才不容易分辨。倘若二十针间或五针甚至更少,是不是就不那么容易看出,又能造就平列后的流畅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