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场夏雨过后玉米苗长到了小腿高,当初韩卿跌跌撞撞让人掺着走,现在他自己也能独立走路了——虽然还是走不稳,一个不注意就会摔倒,可他和韩策对此已经很满意了。
入乡随俗的兄弟俩还学会了在山间寻找当地的野菜改善一下贫乏的餐桌,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杨家岭公社所有的土地都用来种粮食,蔬菜全靠自留地还有野菜补足。可这年头谁家都吃不饱,所以绝大多数人家在自家一两分大的自留地上是卯足了劲种粮食,只有很少一点留出来种菜。
韩策属于知青,由于知青是上山下乡户口属于原籍不是杨家岭公社的,所以知青是没有资格划分自留地的。没有自留地意味着他们的吃菜成了一个问题。虽然杨婆子隔三差五的让他们去摘两颗白菜,可韩策见他们家都不够吃哪好意思天天去啊!
好在杨支书给仓房的知青特殊照顾划分了一块大约一分的地,韩策兄弟俩没和他们住单独取得了杨家老屋后面的空地使用权。
那块空地韩策花了四五天来整理,捡去石块挖松板结的土地,手上都磨破皮了才稍微整理出个样子来。虽然只有四米宽五米长的样子,但韩策有信心在这块土地上解决他们的吃菜问题。可蔬菜的生长需要一个过程,为了不断顿韩策只得背着韩卿上山找野菜。
杨家岭是典型的山区,野菜种类繁多。野菜在这个特殊年代里不如后世有人追捧,现在的野菜没有五花八门的做法,主流做法就是切了随便煮煮撒把玉米面又当主食又当菜,有余粮的就更上一层用玉米面搭大把切碎的野菜蒸成野菜窝窝。
野菜能顶半年粮这句话不是虚的,青黄不接的日子里它是蔬菜,没有余粮的日子里它是主食,熬一锅野菜撒撮盐,飘出来的味道满是苦涩,味道也是不容恭维。大人娃娃都皱着眉吞下,苦味涩味在舌尖打转在喉咙里翻滚……
这段困难的岁月里人人吃野菜吃得脸色发绿满肚苦水,可是为了生存只能咬牙切齿的大口灌,除了日常食用更有精明的人把蕨菜笋子腌制成各种腌菜,延长野菜的保质期,所以冬日里的餐桌上也少不了它的身影。
七十年代生人的餐桌记忆里,不得不说野菜占了绝大部分,一年四季与野菜打交道,以至于多年后日子过得好了看见野菜还是习惯性的回忆起那股萦绕在舌尖的苦涩滋味。
韩卿现在生活在这个困苦的时代,野菜必然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家现在就面临着野菜上桌的必然选择,韩策和他都将迎来和野菜作伴的日子了。
杨家岭虽然是山区野菜多,但架不住需求量大以至于边缘地带的野菜已经被采了个干净,因此韩策不得不背着背篓还有背篓里的韩小卿上山,他们要走远一点才能找到野菜。
刚从村里出来的时候韩卿就被绿意笼罩的世界吸引了,才是几场雨而已,整个杨家岭已经变成了绿色的世界,放眼望去除了村子还有经常走的小路,其他地方被绿意包围了。
一路走来村外的农田还有精心伺候的苞谷地已经长出了秧苗和苞谷秧子,山间的地埂被铲得干干净净一眼望去能看见裸露的泥土,一颗颗挺拔的苞谷苗在地埂的衬托下看起来特别舒服。
就这么一路走一路看,韩卿感觉像是打开了新世界。享受着微风刮过的轻柔还有草木的清新,韩卿陶醉了。
但再美的风景也有看花眼的时候,半个小时后韩卿就看花了眼,揉着眼睛想起正事了,“哥哥,要到了没?”
距离出门才过了不到二十分钟,韩策问过老杨头得知了南山的野菜多。但村里人通常都嫌远,所以还是在周围摘野菜的居多,因为南山要走一个多小时的路,那一来一回就要花两个多小时。谁有那个闲工夫为了两把的野菜跑那么远啊!家周边少多花点时间找还是能找到,不比去南山省事儿么。
“还早着呢,言言累了吗?”韩策笑着说到。
“不累,有哥哥背我。哥哥,这个是野菜吗?”韩小卿赶紧搂着韩策的脖子卖乖,指着旁边草地上的一片植物疑问到,在他看来野菜就是绿的,这里的绿色植物这么多那里面的野菜也一定很多。
韩策哪知道这个小祖宗的想法,朝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看见了一大片杂草。小孩子的思维逻辑好奇怪,被弟弟的无知和疑问逗乐了,笑意满满的回答到:“那是草,不是咱吃的野菜。”
“不是吗?”韩卿感觉那丛植物越看越像他以前曾经吃过的韭菜,难道不是吗?
韩策感受到小家伙语气里的疑问和不解,耐心安抚道:“不是,是草不是野菜。我们言言不是小兔子所以不吃草,哥哥待会儿再教你你认野菜,好不好?”
“好。”韩卿乖乖应声,他哥说不是肯定就不是了。韩卿就这么不纠结那个是不是韭菜了,小胖手从搂着他哥的脖子改为捏他哥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