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出多门,且内困外忧。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最恰当描述此时的大宋朝。
赵顼处理完所有奏折,在宫女的陪同下进了后宫。
……
不到五更,一个小太监就站在龍床边喊道:“陛下,该朝了,百官都已经到了。”
赵顼正睡得迷迷糊糊,感觉还没睡足,就必须起床了,早朝,非常之早。
“通知下去,朕一会儿就到。”赵顼睁开双眼,外面的天色还是漆黑一片。
早朝,是皇帝必须到的,就算是名声很好的宋仁宗也没有缺席过一次早朝。
宋仁宗有一次想多睡会儿,就被包拯范仲淹他们骂了个狗血喷头,逼得宋仁宗差点下罪己诏。
赵顼精力旺盛,虽然批阅奏折很晚,但是一旦醒来,便没有丝毫困乏。
坐着龍撵来到大庆殿时,百官早就肃穆的站着,礼部的人在纠察百官的礼仪,站姿,面部表情都必须规范,更不可以交头接耳,乃是大不敬。
昨晚赵顼批阅的奏折当晚就送到政事堂,宰相司马光,大臣富弼,文彦博,吴贤飞……一大早就看了皇的批复。
所有的批复都让大臣们匪夷所思,因为这不符合历朝历代的风格。
要是按照天子这样的批复,那……天下会大乱了吧?
就连司马光也是这样想的。
君臣礼毕,赵顼开始接受重臣的启奏。
新任宰相司马光首先出班启奏,反对河北宋军去抢夺辽国粮仓。
枢密使吕化成反对的是对交趾的作战处理,理由是那样作战风险太大,弄不好会民不聊生。
户部尚书钱有庆也反对……
“朕不会收回任何旨意,诸爱卿想的通就想,想不通可以走人。”
赵顼冷冷道。
“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赵顼一看,是苏洵,苏轼的父亲,现在他是大理寺的大理寺卿,主管全国刑狱。
“你说,朕听着。”
“启奏陛下,陛下刚刚登基,从谏如流应该是陛下最应该做的事,而不是独断专行。”
赵顼冷冷的看着苏洵,眼前的这个老头子须发皆白,走路都颤巍巍起来,却振振有词。
“苏洵,你也听着,大宋是朕的大宋,不是你们这些迂阔腐孺之人的,皇帝就是独断专行,从谏如流的结果就是积贫积弱,你已年过六旬,可以回家养老了,左右,扒了他的官服,送出宫外。”
话音未落,朝堂之内已经寂静无声,没人敢出大气,整个金銮殿的空气仿佛都被天子的威严所稀释,压缩。
“老臣,告……退”。苏洵黯然跪下,在御林军的拖拽下出了宫门。
PS,求鲜花求评价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