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懿礼除育有三子外,还有一女,名唤顺梅。此女嫁与显亲候秦偲,与秦茹成了姑嫂关系。 徐顺梅暗自瞧了眼自己嫂子,小姑子还有母亲的脸色后,笑着开口:“这两孩子倒是有缘。” 众人瞧当事的几人面上犹带着笑,并无反对意思,遂也纷纷开口打趣。 “先叫岑夫人带着岑小郎君去换身衣裳吧。”卫懿礼向秦茹递去一个询问的眼神。 后者则应了声:“那便麻烦了。” 卫懿礼又朝戚善珠道:“那二郎媳妇去为岑夫人带下路。” 戚善珠自也应好。 几人心头各自将算盘拨得噼啪响。来客将事儿看了个全,也都门儿清,便皆语意不详的道几声喜。 至于宝娘,人才丁点大,万事不懂的年纪。她全然不知家中长辈已琢磨着在此刻即为她定下门亲事。她只见人未曾抱自己便已离去,略有几分失落。却也就那一瞬的功夫有这情绪——卫懿礼言说抓周已毕,要人将东西撤下,并将宝娘搂回怀中。 …… 徐家嫡长孙徐嘉暾与岑豫年岁相仿,戚善珠便让人帮忙取了一套徐嘉暾的新衣要丫鬟给岑豫换上。 戚善珠与秦茹在隔壁无人的空屋子里浅谈了一番,说是在等岑豫的空里闲聊一二,实则讲的皆是些与秦晋之好相关的话,待到岑豫更衣完毕,两人已将事情定下大半。 待宴席散去,回晋国公府的路上,秦茹便在打趣岑豫:“今日宴上的那位小娘子可得喜郎欢心?” 岑豫闻声顿时双颊染绯,羞得不行。他平日是个极皮的孩子,这会儿却腼腆起来,好一会儿才扭扭捏捏的答道:“欢心是何呀?阿娘说的喜郎听不大懂。唔,若是问那位小娘子的话……那,那,”他抬眸看了自个儿阿娘一眼,又极快得将脸转向车帘那面,极小声的吐出一句:“那她香香软软的,是蛮招人喜啦。” 秦茹方才眼中便染上了笑意,此刻更是乐不可支,“我说喜郎,阿娘只是问你欢不欢心,你怎的羞上了。” 岑豫闻言猛地回头看她,瞪大一双眼,“二兄讲阿娘要把那个娃娃给喜郎做媳妇的!阿娘不能反悔的。” 秦茹闻言扭头去看岑诚,后者有些心虚的缩头,道:“我就猜猜顺口说句……” 秦茹道:“等回去后,我会将此事与你阿爷说。”她话毕,不顾岑诚的惊恐神色,向岑豫问道:“你连欢心都不知是何意思,便知‘媳妇’二字了?” 岑豫不理他阿娘,自顾自的掀帘去瞧外头。秦茹原当他是羞了,也不再去调侃。但过半晌后,却听得岑豫自言自语一般地道:“先生讲诗经时曾说过‘琴瑟在御,莫不静好’一句。喜郎虽不大懂其中情感,但瞧着阿爷与阿娘,心中是有几分向往的。” 秦茹闻言愣了下,而后浅浅笑开,伸手抚了抚岑豫的发顶。 和定七年里,楚国公府里大小事接连不断,临到年末总算添了几件喜事——先是嫡长孙女徐嘉禾的满周宴,再是腊月廿七那日徐嘉禾与岑豫定下娃娃亲。 因是年关,来不及定制同心佩,两家说是定亲却也只合过八字,直待次年二月初三方正式交换了信物。 ……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此话说得正是如今卫丽娘的心情了。 她原已十四,转眼就要及笄。然而到楚国公府数月却仍未有个动静。前些日里卫懿礼还常叫卫丽娘上自个儿院里与二房一同用膳。可后头宝娘与岑豫定下娃娃亲,卫懿礼便少有为难戚善珠,对其多是和颜悦色了。 且自卫丽娘那日与徐顺乐相遇,后者便时常骚扰她——徐顺乐也非做了甚么轻薄举动,却隔天送些小玩意儿,精致吃食,偶尔还要叫人递些写了情诗的帕子。 卫丽娘到底不是正经主子,一个客居的表娘子,来意不明的,奴仆又未见老夫人有何阻拦的意思,便都情愿为徐顺乐办事,落点好处。 如此便也罢了,但李氏不知从何得知此事,三天两头写信来要她顺了徐顺乐。 这李氏只念过几天书,识得三四个字,写起信来,且不说字是否写得如何,单遣词造句上头,便尽显粗俗——甚么“潘驴邓小闲,香红软紧鼓”在李氏那处皆算作含蓄的,余下的东西如何可见一斑。 因除夕初一忙碌,奴仆们一年下来未曾几日真正得歇,宁芝便在禀过卫懿礼后,择了上元这天放他们一日假。 府中一时少了好些人,偌大的宅子空荡起来,竟有几分凄清。卫懿礼见此情形即道:“好容易遇上元宵这等佳节,也不拘你们了。御街上正是热闹,由大郎媳妇领着你们几个小的还有俩娃娃去耍耍吧。” 照着卫懿礼的意思,是要卫丽娘也跟去转转。但这日李氏托人送来的信卫丽娘还未曾拆开,她只一心想着早些看完好烧掉,便推辞说身子不大爽利。 与徐家人一同用过晚膳后,卫丽娘便携着婢女思晴要回自己院中。 “娘子,奴婢有些腹痛。”行到半路,思晴却弯腰捂腹,喊起疼来。 卫丽娘见状蹙眉,问她:“你且再忍忍,只小段路了。你这会儿腹痛,边上也没个地方给你解决。” 思晴一面倒吸着气,一面摇头道:“奴婢从老夫人院里头出来时便已疼起,也是想着忍忍。可这会儿当真不行了。” 思晴道完拿手往一处小道指“往那儿走上几步便有一处。”她见卫丽娘仍有犹豫,便再道:“奴婢真忍不住疼了。” 卫丽娘拿过思晴手上的纱灯,朝她脸上照去,见是惨白一片且带好些冷汗,便叹气准了她,“你去吧,我自个儿打灯回院子。” 思晴闻言,匆忙得道了几声谢,便极快的跑了。 卫丽娘在思晴转身时隐约听见一声“嗤”响,后即闻见股令人掩鼻的奇异气味。 她一面快步走着,一面以手作扇,离了好远一段,方才放下手来。 要从卫懿礼那儿去卫丽娘的住所,有一处是必要经过的——胡娘院。 卫丽娘自来徐家,未曾少打听府中秘事。寻常的,下人也愿卖她个面子,可旁的若要晓得,便需花出些银钱了。 李氏原先每月是给卫丽娘几个铜子儿作花销,待卫丽娘要来徐府后,便未曾再与过她分毫。至于衣裳,只两套翻新的,首饰也只渡了银。还是潘氏恐送来的人太过寒酸,上不得台面,才送了卫丽娘两根赤金簪子,又为她购置了几件绸制衣裳。 因此卫丽娘到徐府后虽每月皆可从公中处领一份钱,但于花销上头总不大舍得。 府中之人于胡娘一事讳莫如深,卫丽娘又不愿在这上头花钱,便何事都不清楚,只晓得那是个无人愿近的荒废院子。 卫丽娘此时已快行至胡娘院门口。她往日到此处皆如行在大道不与旁人一般避讳,今夜许因是在天色暗沉时独自行走,使得自个儿总有几分心慌。 临到胡娘院门口时,平日紧闭的大门竟起了条可由一人过得缝隙。 卫丽娘借月光瞧了门里情形——杂草无风晃动,明未至春,草尖却隐约可见绿意。房屋朽败,牌匾仅剩一半是悬着的,上头的字也不大清晰,可门上却贴满了纸,纸上头是朱砂勾画的符文。 卫丽娘仅瞧了几眼,心头便止不住地生出几道关乎鬼神的杂念来。她换身一颤,起了层密密麻麻的疙瘩,抬步就要走快些,却不知被何物猛地绊倒在地。 年虽已过,春仍未至,卫丽娘身上仍穿着厚实的冬衣,摔这一下,只有几分疼罢了。但她如今满心鬼怪身影,这一下是叫自己再生出恐惧。 她不敢去看绊倒自个儿的是何物,更顾不得去捡被这一摔弄灭了的纱灯,起身便要跑。 然而卫丽娘才走出十余步,边上便伸出一只手拽住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