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新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小诗文选集论语这五本书。前四本都是蒙学必学的,相对而言便宜一点。
五本书加起来,都要花了一百一十文钱。三百千小各二十文,论语三十文,一文钱可以买半斤左右的肉,二十文钱就要买十斤左右的肉呢,可见读书是一件费钱的事。
这还是给算的最便宜的价钱了,要是一般人去买,花的钱怕都能买小半头猪了。
其他东西很快就准备好了,他们要在子时前回去,在午时举行完仪式。
回去的时候,夫子也准备好了,由他带着俞金豆向孔夫子的画像磕三个头,俞大伯送上拿红纸包好的一贯钱,排好鱼笔糕骨酒书,请先生上前。
胡夫子交待俞金豆一会儿跟着他念书,拿过书揭开左手拿着,右手拿朱笔点一些朱砂,点在俞金豆眉心后,再用笔指着论语中的句子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俞金豆跟着念完了,胡夫子又教导了俞金豆说了些话,仪式就结束了。
俞大伯于是上前谢过了胡夫子,两人聊了一小会儿,说明俞金豆明天早上就可以来上学。
等快要告辞的时候,胡夫子对着俞阅道:“你有没有空,来我们学堂上两堂课。”
俞阅一怔,怀疑自己自己听错了,指了指自己,意外的问:“我来你们学堂上课?”胡夫子是有什么要教给他的吗?可他觉得县学教的很好啊。
“是!”胡夫子点头,笑道,“能三年就学完四书五经下场考试,还能在县试上考中十六名,可见你有一定的功力,我想让你来将经验传授给我的学生们。”
俞阅吃惊了:“你是说让我来教他们两堂课不是来听你们讲两堂课?”
胡夫子点头,俞阅连忙摇头:“不行的,我连个童生都不是,况且我五经里还有一些没学会,怎么能教得了人呢!”
“也不是上课,就是来分享一下你的一些学习经验。”胡夫子看吓到了俞阅,就换了个说法。
“可我也没有什么方法,就是用功的学习啊。”俞阅真是觉得自己念书没有什么方法的,要是说方法,苗盛韦琢怕才是有方法的。
“那就不说经验,把你平时怎么念书的,每天都在干什么说出来就行了。”胡夫子对学生严厉,人却不是不会变通。
胡夫子都将话说到这个地步了,再三请求,俞阅再拒绝的话可不好,而且他哥还在这个胡氏族塾里念书,他要是来了,跟夫子感情近了,对于他哥也有好处。
再者,胡氏族塾蒙学生的年龄有大有小,十一二的都有好几个,不像县学那样,都是五六七八的孩子。再这样,他哥也都十六了,还是容易受到排斥一点,他来过之后就不一样,至少他们不会明里暗里欺负他哥了。
不要说小孩子就不会欺负大孩子,他们嘲笑你的时候,可是不分年龄,况且胡氏族塾大部分都是胡家的孩子,肯定抱成一团。
有了夫子照顾就不一样了。
想通了这点,俞阅马上答应了下来,想着什么时候来最好。
胡夫子不想他分心,让他考完府试以后再来,不过俞阅想着,考完府试都一个多月以后了,时机不对,为了他哥,还是早来一点好。再说了,万一他府试不过了,还怎么有脸来这里?
早将事情处理完了早过来。
俞阅就答应下来,说是去县学里忙完了过两天再过来。
俞金豆报了名,胡夫子心里满意,大家都各自欢喜,只有俞阅有些担忧。
他真的怕他讲砸了啊!
要是让他讲怎么做生意,他肯定能讲上个两天两夜,让他讲学习,还是有些紧张啊。
从胡氏族塾里出来,他们直奔给铁蛋选好的勤变学馆。
勤变学馆初听着名字感觉有些怪,不过俞阅知道它取的是“勤奋学习能改变命运”的意思,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桂夫子这里破蒙要用到的东西跟胡氏族塾里要用到的没差别,不过他们到时,已经快过午时了,破蒙来不及,要再选个日子。
商量好了束脩及破蒙的日子,入学的日子等事,他们就回去了。
无论是胡氏族塾还是勤变学馆,都离俞家不近,不过县城就这么大,东西走起路来不过一两刻钟的时间。相对来说,学馆还要稍远一些,它中午不管饭,一年六百文的束脩。
回家以后,俞父给齐氏韩氏交待了上学的事情,然后去上工了。
俞阅回家之后,想了想,还是对于去胡氏族塾里讲课有些没头绪,想着苗盛的脑子活,就去苗家找他了。
离苗家很近的时候,俞阅远远的看到了有人在向苗家那里张望,他有些奇怪,走过去,正打算问这人干什么呢,发现那人注意到有人来了看了他一眼,然后快速的走了。
俞阅看清了那人的脸,心里吃了一惊,有一种凉意从脊背上散到全身。
作者有话要说:本章“破蒙”资料一部分参考刘成禹世载堂杂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