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蘅毫不避讳地提及曾去过勾栏一事,这副坦荡荡的模样倒令薛恪意外。他点了点头,算是对苏蘅的回答。
两人心思全不在一处。
明明无风,红烛火光却跃跃而动。
这时有人敲门,是厨房派下人阿寿送来一壶醒酒的紫苏茉莉甜汤,配了山药小蒸糕作夜点心。这是薛恪进来前招呼的。
阿寿进来前本是喜气洋洋的。
一进来,看见苏蘅坐在喜床上,嘴边挂着微笑,但这笑不怎么走心;薛恪坐在檀香平头案旁的交椅上,神色很淡,更是看不出喜怒。
两人离得不远,沉默对视。
阿寿见状,心知不对,连忙收敛了脸上的笑容,也不敢多看,放下托盘便慌忙出去了。
阿寿进出,这么一打断,苏蘅倒是从这奇怪的气氛中挣了出来。
她是个不喜欢给自己找麻烦的乐天派,最擅长放过让自己不舒服的一些小细节。
只要活得舒坦,没有什么事儿值得挂在心上跟自己过不去的。
她心念一转,这个冷淡端方的薛恪,难道不是好过那些个大献殷勤、浑身带着黏糊劲儿的人吗?
用现代的话说,他们俩都只是习惯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罢了。本来嘛,两个人只见过几次,连相熟都谈不上便成亲了,这种情况下,任何亲热缠绵只会叫人觉得不舒服。
想通了这一层,苏蘅整个人松下来,觉得心里舒坦多了。
她站起来,给自己倒了杯酒,对薛恪真诚道:“上次琅嬛院中,还未来得及感谢救命之恩,我在此谢过了。”
薛恪语气殊无起伏,“郡君不必客气,举手之劳而已。”以德报怨,是君子美德,他一向躬行。
这繁缛的一天过于漫长,苏蘅累得只想快快结束然后躺下休息。
听薛恪领了谢,苏蘅便干脆地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她脖颈长而优美,仰头时,在层叠的嫁衣映衬下,曲线愈发纤细。
她潇洒地把酒杯往床下一抛,浑然忘记了喜娘说的“交杯酒的酒杯要用丝线连起来,一同抛入床下”的叮嘱。
薛恪没想到苏蘅这么干脆,新婚之夜单抛酒杯的意思很明确:两人不必喝交杯酒。
也好。
薛恪也不多话,用行动无声应承她的提议。他垂着眼,将小金樽斟满,饮尽后将酒杯抛到床下。
一切程序顺利走完,两人都如释重负。
·
这喜房极大,在苏蘅未曾嫁进来的时候,偶尔充作薛恪的寝居之室。因此刨去这些攀红结彩陈的新婚装饰和苏蘅带来的嫁妆,其中陈设颇为简练,原来唯一的装饰只是一副水墨狂草而已。
屏风分出内外间。外间摆榻几以会客之用,内间则是隐秘的起居之所。
两人皆是和衣而睡,楠木拔步床极宽大,两人几乎连衣角都没有碰在一起。
饶是如此,苏蘅向来不习惯和人一起睡,在身边躺着个人的时候怎么也睡不着。
月光照进来,落在地上,清辉如水银。
薛恪阖目躺着,猫儿似的无声无息,想是已经睡着了。
苏蘅躺得肩膀发僵,便悄悄翻过身来活动。
这样近的距离,她睁眼,目光正好看见他流畅的侧面轮廓:微微隆起的眉骨,英挺的鼻梁,颧骨因酒意泛着微微绯色,嘴唇紧抿。
倒是比前两次见时更好看了些。
苏蘅不是个严格意义上的颜控,只是对长得好看的人分外关注和宽容些。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她从前对江雪吟和苏璞如是,现在对自己这名义上的夫君自然也是如此。
“郡君可看够了?”
被看的人没有睁眼,但声音清明,无一丝睡意。
如此星辰如此夜,这样的话若给旁人说,也许是闺阁风流。但薛恪说来,语气平和,殊无一丝调笑意味。
不知为何,这样偏偏更促狭得叫人难为情。
苏蘅唬了一跳,难不成这人侧面长了眼睛?
他偏偏又加了一句,“郡君若因不惯和人睡而盯着我看,那么我明日可以搬到书房去。”
“哎,不用!”苏蘅脱口道:“府中都是长公主和官家派来的人,你若如此,不是叫他们都知道了?”
她说的是实话,她不想在出嫁以后还叫父母担心她的生活。
她不再言语,翻过身去,背对着他,一动不动。这样不知过了多久,后来竟也不知不觉睡着了,连薛恪什么时候离去的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