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台阶,她便顺势下了。
只是桌上饭菜无人动,苏蘅有点心疼自己一天的忙活。早知道嘴炮能解决问题,她也就不弄这么些菜了。
美人怕镜中红颜老,英雄怕宝刀锋刃钝,她作为半个专业厨子,就怕看见桌上自己辛辛苦苦做的饭餐没人下筷子。
苏蘅把手中的龙井轻轻晃了晃,眉目里带了点掩饰不住的落寞,“你们都这样客气,只吹风喝茶便饱了。”
薛恪一直没说话。
可不知怎么的,那点轻飘飘的落寞就不偏不倚掉进他的沉默里。
他静静看了她一眼。
苏蘅微蹙着眉,却还努力保持唇角微笑的弧度。
半晌,他到底还是开了口。
薛恪抬手,屈指将手边的小碟往赵若拙那边略推了推,“惟能,不必这样客气。今日下值早,想必你也饿了。”
那双掉下来的筷子早被机灵婢女换了双干净的来。赵若拙咽了口口水,既然今天的主事人薛恪都发话了,那他只是个作陪的,勉为其难从善如流不吃白不吃。
赵若拙的第一筷子,谨慎伸向他盯上很久的梅菜扣肉。
颤悠悠的大片扣肉入口,几乎不用嚼,入口即化,软糯咸香。
“这味道!”赵若拙眼睛瞪得老大,眉毛简直跳起来,“自打来了汴梁我就没有吃得这么好吃的梅菜扣肉!”
莫说做斋生时为了读书饥一顿饱一顿的,就是中了进士进了翰林院,也因着汴梁吃食不合口味而常常只为了果腹而吃饭的感觉。
这菜,他竟然尝出了家乡的味道。
肉皮软烂而爽口、肥而不腻,还有浓郁的梅菜芳香。而梅干菜沾上了肥肉的油,显得更加乌黑发亮,软糯喷香。梅干菜扣肉是一定要配上米饭吃的,懂事的婢子早已给他从小砂锅里打起一碗煲仔饭。
锅巴金黄而不焦,米饭粒粒分明,饱满而多汁,有微微的甜味和麦芽糖的香气,空口便可以吃下三碗,更何况带了猪油的荤香和豉汁的鲜咸。夹一大口梅干菜配着冒尖的煲仔饭,大口吃下去,舒坦!
赵若拙埋头,早就将自己的“大不了就敷衍吃几口好了”抛到九霄云外。
与赵若拙相比,薛恪吃的不多。他的动作不疾不徐,悠然从容,丝毫不带拿捏。
苏蘅侧头看着薛恪,感慨,好看的人真是做什么都像一幅画。
这无懈可击的风度,完全不逊于自己那以优雅著称的老派美男子爹爹苏璋。
薛恪不像赵若拙口重喜欢吃半肥半瘦的扣肉,清爽的吃食仿佛更得他的心。醉鸡皮紧肉嫩,尤其用上好的花雕浸过,醉香透骨;清炒的莲藕脆爽可口,他亦吃了一些。
尤其是那碟苏蘅揣摩着他的口味做的腊肉炒佛手芥梗,薛恪几次下箸,还算给她面子。
其实对于饮食,薛恪素日不挑拣,一向是有什么吃什么,也无最爱一说。只是对于这炒佛手芥,却有别样情愫。
阿娘怀着他逃来南方,盘缠本就不多,他生下来后家中益增,便愈加贫寒。阿娘平日以针线刺绣的活计赚钱供养他读书,除了从前的家将秦叔叔时常送来的一些山珍打打牙祭,薛家母子在吃食上一向俭省随意。
唯一有印象的是,少年时启程去白鹤洞书院求学前,阿娘从檐廊上摘下素日不舍得吃的一点风肉,切做薄片与佛手芥同炒,调味简单,却是少年时为数不多的美味回忆。
阿娘当时并不动筷子,只坐着看着他吃完。她的目光沉重,极不舍,却又带着殷切期盼和愤恨,哽咽道“恪儿此番去了,定要高中,出人头地,洗刷薛家屈辱”,话没说完,眼泪便冲出眼眶,再说不下去。
如今距离阿娘病故也已五年,薛恪本以为,他再也吃不到那样的味道。
可苏蘅做的味道,鲜辣适口,竟和记忆中阿娘的那道风肉炒佛手芥味道殊似。
他知道她喜欢鼓捣些吃食,却没想到手艺这样好。
苏蘅不知道薛恪内心的所想,只见自己的菜这么受欢迎,松了一口气,内心满是对自己手艺的骄傲与自豪。
赵若拙是个实心眼的人,吃得上头了,也顾不上吃相,一个人陶醉,不亦乐乎。他不愧是能屈能伸的男子汉大丈夫——伸一时而常常屈的那种。
一顿饭吃下来,赵若拙对苏蘅的称呼已经从来前无比疏远客气的“郡君”变成了走时亲切友好的“弟妹”了。
这一声,赵苏两人便心照不宣将原先的事翻了页。
和赵若拙这样直肠子的人来往也好,开口见喉咙,至少不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