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殖性物种出现的第3600年后,海水中层物种开始了进一步的演化。
原本多孔的纤维质大陆支架被繁衍的微小植株种群所占领,这些源生的纤维成为了它们链接彼此的桥梁,更多本就适应植物纤维的生命活动顺理成章地开始在其中发展起来。
沉没于海洋之中的大陆在从前是巨树的纤维组织,其中一部分的纤维管道本就是用于生成、运输能源物质的组织,只不过在巨树放弃这块组织并将其作为一种支撑结构的时候,这些器官就衰亡了。
但是直到这些和巨树拥有相似基因的微小生物进驻其中的时候,那些能够影响生物基因发展变化的自由基和残留的指定激素开始发挥作用,将它们改造成为一种更加适合统一运转的生物群系。
在第二次大海啸来临的前夕,这块大陆内部的一些组织已经被激活了。
最先被激活的还是生产型的光能生产部分,那是一块全黑的扩张型外甲壳,在光亮稀薄的水下尽可能的收集着光能。
在能源被激活之后,距离它最近的生长组织也开始运转了,属于新纪元生物的纤维开始伸长,将已经被破坏的无用纤维逐步替代。
这些纤维在将原本的内部纤维替代了一部分之后,并没有继续沿着从前的路径发展,而是将自己的一部分长段纤维伸展到了大陆外壳之外,于海洋之中飘动。
由于实在是缺乏巨树生成的各种调控激素,新纪元生物所能激活的组织也就只有这些了。
伴随着热带反应逐步形成的第二次大海啸,洋流的运行速度再次因为大量冰水的涌入而陷入了迟滞,深层海水与浅层海水不再进行大规模的交互,整体表层海水温度大幅度降低,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受到了一些程度的影响。
此时的大陆已经生长成了一个巨大的毛球,无数的纤维集束和纤维管从大陆的各个缝隙之中生长而出。
在最开始的时候,这只生物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潜能是如此的巨大,那些用于生成能量的器官仅仅是像叶一般收集着能量,真正达到转化能量的程度,还是再一次偶然的契机中产生。
在大海啸来临的第三年,热带气旋发展到了启航规模,更加剧烈的海水表层活动造成了一次上升水流的大规模产生,修复了一部分空腔结构并生成些许气体的大陆生物顺着海流漂浮到了海面之上。
比较不巧的是,这个枝杈从生的家伙上浮的位置正好是风暴的热能积蓄位置,电荷之间的流转非常剧烈。
此时的海平面在负压状态下所产生的起伏高度虽然没有到达峰值,但是依然能够使得这块大陆被抛起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
在浪尖的位置,这颗毛乎乎、湿漉漉的家伙成为了最好的电容器,一束从云层中回击而下的闪电击中了它的外壳。
富含盐质的海水让每一根纤维都成为了易于导电的高能导体,充沛而过量的电荷迅速在这个植株体内部的结构中游走了一番,最终在一个已经快要死亡的废弃结构中停了下来。
这个微小如一块盐晶的核状物质在通电之后迅速搏动着,像是一个能源充沛的引擎,牵动着大半包裹着它的的集束纤维,迅速地舞动起来。
其实原本这个电能中介组织仅仅是一个在巨树内部的神经节和电能调控体,偶尔会协助搬运组织进行小幅度的结构调整。
但这是它第一次接收到如此巨量的电能,而且由于周围的舱室原本是用于稳定电能所用的储能组织,现在失去传导回路之后,它们的作用就像是电池一样,持续地为这颗晶核提供着能源。
这颗由电能驱动的引擎晶核提供的强大动能将大陆生物的一半纤维体挥动了起来,虽然这些纤维只是粗糙地生长在大陆缝隙之中,但它确确实实第一次拥有了动能。
在一片紊流之中,这块原本随着海浪被推走的漂浮大陆第一次拥有了方向,纤维体的挥动成功将紊流改变了方向,成为了它逆流而上的动力。
随着这颗心脏的复苏,更多的僵死状组织重新被激活,原本处于彻底死亡状态的大陆碎块也重新被清除掉,由微小生物的集合体所取代。
原本就存在的电流神经调节在纤维质的生长之下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越来越多的神经组织重新复苏,补上的内部结构也越来越完整,在某个神经集束的发展节点之中,导航体重新复苏。
这个和搏动晶核差不多大小的结构原本是巨树中用于传达信息的“代脑”,在失去了上级指挥之后,它拥有再次调节植株体生命活动的权力,虽然仅仅只是简单的反射活动,但这已经足以促使这些生物集团形成另外一个个体。
一个全新的生物。
从此刻开始,这艘木质的小破船已经彻底脱胎换骨了,从只能顺流飘动的木筏子进化成了有引擎驱动的现代化船只。中国库nxsk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