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咎感觉这事和县学没关系,若是县学的老儒生鼓动的,老黄不可能不知道。且县学还指望他一年多发几头猪几头羊,再讨厌他也不会放在明面上闹给别人看。
是以李咎也纳闷到底是什么人这么讨嫌,不远万里地跑来找麻烦。
三九、老张头瞥见他出来了,忙给他腾地方。
三九故意提着嗓子说:“老爷怎么来了,打发这样不知礼数的人,还用您亲自来?”
李咎道:“素日和郑山长郑适道、杨学士杨梦仙、吴阁老吴宥书信往来,往往因为一些天地之理来回数十封书信亦不得一致。我正担心我们一家之言在外面传得不深刻,别人看了不解,而我不知道他们不解,也就不会释义、解惑,只能放任这种不解日渐加深。恰巧有人上门来踢馆,还引得众人关注,这岂不是为天下认释疑的大好时机?我素日说真理是越辩越明的,今日正为此来。你先回家休息吧,一年忙到头,也该有个闲。”
三九轻轻应了声:“哎,那我去了。老爷,您也别太仁慈。有些人不值得。”
李咎正眼看了看外面的书生,朗声说道:“妖法不妖法的,你们自己心里有数,我们只谈谈这个妖言惑众。什么妖言,惑的什么众?”
李咎态度温和严正,一身正气,配上他和阿大那个身高体格,刚才还义愤填膺的书生们不约而同地往后退了退。
他们是在姑苏、钱塘、松江等地求学的学子,比来各地流传着许多李园的“杂学”,直指“天人感应”的根本,且深究其中关于人的独立自主的部分内容,甚至动摇了“三纲五常”理论根基,对等级制度也形成了挑战。
再有人蓄意挑拨,硬将进来江南一些不太平的事栽到李咎身上当然其中关于玉鹤县的几件事倒也不算冤枉。
总之在有人纵容有人怂恿有人栽赃的一系列组合拳下,这群书生代表理学中最顽固的那一小撮人第一个站出来正式和李咎交锋。
李咎不能和他们讨论儒法释道,但是要讨论科学他可不困了,正好趁这个时机把这几年积累的怀疑全部回应掉,一次解决所有问题。
李咎请人搬来椅子和桌子,很大方地请众书生也坐下,大家和和气气地从“我们生活的地方是个球”开始辩论。
其实古代关于地面是球体的猜测很早就有了,只是一直不够大众,也不被人接受,李咎是第一个理直气壮地说“地就是圆的,就是巨大的球形”的人。结合四季昼夜、雨季旱季、季风变化的实际感受,没读过书的人接受起来反而比较容易,但是读过书的人有了先入为主的天圆地方认知接受起来就很难。
李咎的杂学特别是农学、地理、生物,非常依赖地圆说,所以士子们用“地圆说”作为起头,就是想从根基上挑战李咎的杂学。
李咎从容不迫,这些士子有好几个是从松江来的,帮了他的大忙。这些士子只要去海上看一看,自然能看到桅杆最先出现的情况,这是他们的生活体验。至于地平线、日食月食……都是很好的佐证。但是更好的证据确实是环游世界。
对于士子们坚持的天圆地方,李咎倒也不反驳其中的哲学和文化内涵,从这四个字衍生出了太多思辨性的东西,李咎如果把这些纯文化意象的东西也放进战场,那是真的以己下驷对彼上驷。
李咎尊重他们的文学加工,却在客观存在的真理上毫不让步。反正双方都拿不出各自的实证,但是李咎有太多佐证。在场除了松江的士子,也有出海打渔甚至海贸出洋的渔民,李咎说桅杆,说海平面,说天际线,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反而士子们坚持的天圆地方并没有实际的证据他们又不能解答海洋的尽头是什么,但是李咎却拿到了海对岸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