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临近过年,家家户户不管平时过的怎么样,这时候都会咬咬牙拿出一点银钱来给家里添点荤腥,办点像样的年货。
早在十多天之前,锦炎就给家里的所有人各买了一套质地柔软的成衣,没件衣服的颜色都是经过仔细挑选的。就连后来的外婆杨老太和舅妈宁氏以及小弟弟李大宝,都有一套细棉布的成衣。
锦炎随着唐家山去镇里,照常给村里一些亲近的人家置办一条肉或者一坛酒,里正家的自然要比别人多一些,左右也是个心意。
自从知道大闺女跟聚兴楼签了合同,每月有上千两的分成,加上又和顾掌柜夫妇认了干亲,唐家山每每出门都是挺直了腰杆。
今年是锦炎穿越过来的第一个新年,锦炎心里也有些激动,在现代,鞭炮不让放,新年也早已没有了年味儿。这还是头一次体会到了真正的年味。
家里多了杨老太祖孙三个,顾掌柜夫妇二人以及连妈。加上自家的五口人。一大桌子的人倒也显得热闹。
大年三十这一天,顾掌柜夫妇早早的就到了,身上穿着的是锦炎买的绸缎成衣。锦炎上前对干爹干娘行礼,顾掌柜连忙扶起直言往后不必多礼。锦炎笑着应下,便挽着孙氏参观她忙活了一整天装扮的屋子。
连妈则自主去厨房帮忙,唐森和李大宝毕竟同龄,两个人早已经不知道跑到哪儿疯去了。
这边锦炎陪着孙氏聊天,每每讲起趣事,总能让孙氏忍不住掩唇低笑,母女俩聊起来倒也没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那边顾掌柜丝毫不是聚兴楼掌柜的模样,挽起袖子,系上围裙,学着唐家山的样子杀鱼,一不小心溅的一脸水。顾掌柜毫不在乎,认真的忙活着。一旁的唐家山早已没了先前的拘束,早就老顾前老顾后的叫了。
厨房里李宛娘带着杨老太,弟媳宁氏,连妈等人切菜的切菜,炖汤的炖汤。第一次过年能够吃上大鱼大肉,李宛娘此刻也没心思计较那么多了,不过乡下人毕竟做菜舍不得放油,好在大多是荤腥,本身油水多,味道也很不错。连妈深谙此事,故而也只是帮忙烧烧火,打打下手。
然而杨老太却不这么想,自家闺女这些天一直愁着认亲礼,特别是孙氏说的那个传家宝,别说李宛娘,就是她见了也知道那东西定是值不少钱。等了那么多天小花都没有主动上交,母女俩心里自是不舒坦。想着先把这年好好过了,年后找这丫头拿回来。十岁的娃娃身边哪儿能放那么贵重的东西。
不过说来,这些日子自家闺女因为得不到顾掌柜夫妇送的认亲礼,几乎是日思夜想,食不知味。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他们,若是他们不那么显摆,买那么贵重的东西,自家女儿也不用惦记。她一个农村老妇不能拿他们怎么样,但听说这连妈是他们家的下人,她总比一个下人地位高吧。于是毫不犹豫的指挥连妈做这做那,什么活累做什么。
连妈毕竟年纪大了,平日里伺候老爷夫人,也没这么劳累过。半个时辰下来,早已累的满头大汗。李宛娘母女见此,心中甚是得意。好像眼前被她们折磨的是孙氏本人一样。唯独宁氏看在眼里,心里对连妈充满了同情。趁着婆婆和大姐不注意,悄悄递给了连妈一条洗的发白的手帕。对于宁氏的善意,连妈没有丝毫的嫌弃。捏着手里的手帕,就像是一股暖流温暖内心。连妈抱以友好的微笑。
毕竟是小姐的娘亲和外婆,连妈决定隐瞒此事。不与他们过多计较。对于这些,锦炎自是一无所知。
屋里孙氏在交锦炎写簪花小字,对于从没有握过毛笔的锦炎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煎熬。但她总不能一直用木炭笔教小草练字,自己学会了,往后也能教教小草。于是,尽管内心无数次烦躁,也依旧坚持练字。孙氏看在眼里,内心越来越喜欢这个孩子。教起来,也更认真了一些。
很快,小草过来通知可以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