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的小故事,能否能够成为成年以后的我们可以如数家珍一般的故事。而童话为什么被称作故事,故事当然不是真实存在过的事情,必然得有艺术加工,以及对于现实世界的影射。
因为是岁月的恩赐,故事必然要映射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有时又是残酷而现实的,当我们面对冰冷、像铜墙铁壁一样的现实生活时,难免会有人以美好的幻想去解释那些痛苦和伤痛。
而童话的作用却是,让孩子在对于世界的残酷面还不够认知清晰的时候,让人们对于世界的世界观,抱有一丝关于人性的美好的概念。
一个人,从童年时代,走到少年时代,再走到青年时代,这些生活初期对于世界的看法还都是有他的有趣的一面的,而当人们逐渐地成熟与变老,世界反馈给人类个体的概念,不再趋向于美好,而是越发地现实骨感。
生活给我们残酷的打击,人们的世界观由懵懂的乐观走向现实,这就是岁月和成长的力量。
对童话不可信的判断,源于我们成年后的判断,以及观点,但在此之前,我们对童话还是毫无疑问的,说起来,长大了不好吗?回答是,不管成长好坏,我们终会成长,最终还是要面对成人世界的烦恼。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无论是那些快意恩仇的侠肝义胆,还是穷困潦倒的小人长戚戚一般的卑微怯懦,无论你在生活中扮演哪一种角色,都是要最久远地生存下去。
比如从童年时代迷恋的糖果,一般的甜美滋味,到中年愁苦的一杯浊酒,少年时候爱吃糖果,认为人生中充满了甘甜,成人后爱喝苦酒,因为苦酒再苦,苦不过生活。
成人世界所要面对的种种风风雨雨,波澜不惊的种种困难。酸甜苦辣咸都是生活的馈赠,七情六欲,宦海沉浮,人生的起起伏伏的风风浪浪,他们都如同清晨的阳光一样,没有预知,没有预定,都是在新的一天开始的时候喷涌而来,与你我的生活来了一个猝不及防的化学反应。
而就是在这种化学反应中,生命的柔韧性,以及人心的自私,让我们在面对风浪的时候,学会了规避风险,来解决问题。
人与动物相比,社会的生存规律,从来没有由个体决定过。物竞天择,自然选择不同,人类的社会规律,要在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的同时,加以人类文明的历史考量。
但是即便是针对儿童读者的童话,也同样告诉人们那,这个世界是竞争的,无论想得到什么,都要自己去争取,去有所作为,而儒家学说中的所谓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说的就是成年世界的竞争规律。
相比较成年世界的复杂规则,童年时代的孩童嬉戏,也会同样地映射了成年人世界的规律和影子,而童话教会孩童,从小到大就要有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人生不仅仅只是充满了荆棘,人活着还有幸福要去寻找和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