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贺锐的审美观看来,生命科学局大楼属实丑陋,既不够猎奇,也不够唬人,让他们生命科学局的招聘人员非常没有面子,第一轮招人的时候他就体会过。
指向别的建筑的时候都是“啊?”“什么?”“竟然!”“可怕!”,指向生科局的建筑的时候:“就这?”
林明站在舷窗边,用内嵌芯片查询各个巨构的等级,但很明显查询不出,反而显示了一大堆、之类的东西,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翻几页都看不完。
大致看了一下,塞满了论文引用和自我吹嘘。
……
陶彦虽然是个“被研究者”,但也混在这群少年中间,站在林明旁边。
他安装了一副临时义肢,藏在衣服和手套里。
“我看你一点也不惊讶啊。”林明奇道。
“嗯,小时候我爸经常给我讲这些故事。他还说,当矿工比在中央星域工作有意思。”陶彦憨厚道,完全没觉得自己说的有什么问题。
“你爸是个奇人。”林明发自内心地感叹道。
陶彦说的是‘中央星域’,而不是‘中央星系’。
中央星域,指的是第1到第9星域,公国核心总部所在地。
略微有点感觉到陶彦这老干部一样的生活习性是从哪来的了。
……
飞船环绕星环航行,参观了一圈,最后飞抵生命科学局。
远看就是一根棍子,直到飞船靠站,经过重力方向的纠正后,众人才体会到身在这座巨构之中的真实观感。
生命科学局的双螺旋巨构,近看,它两端的螺旋边缘其实是景观台,两端中间的连线是一片连城直线的建筑群。
它不像行星那样,重力均匀分部在表面,而是人为地把重力调整在同一个方向。
就像一栋DNA分子形状的大楼,每个楼层都是DNA分子中的一条横向链条。
这栋“大楼”的自转面和手链星环的公转面重合,恒星一直悬在“地平线上”,光照角度非常奇怪,因此屏蔽了自然光源,采用人造光源。
之所以不把大楼斜过来使用自然光照,却是因为“观景角度”不佳。
整个巨构并没有加壳子,居住区表面被固定了薄薄的一层空气,从居住区向天空看,天是黑色的,能看到整个璀璨的星空,以及手链星环上的邻居们。
这座建筑一直围绕着DNA螺旋的中轴线缓缓自转,以使居民看到更多角度的“风景”。
如果重力方向有歪斜的话,整个“观景视角”都是歪斜的,所以宁可重塑光源,也不会把巨构斜过来。
这种重力也仅限在建筑表面,离开建筑一段距离,就会重新恢复成无重力状态,所以也不会“从100楼掉落到1楼”。
……
飞船停在最底层的直线建筑区内,刚下船,立即就有机器人接待员来安排宿舍。
林明和陶彦被安排在同一个双人间,地址在。
说是“楼”,其实大概“层距”有20万米那么高,“每层楼”的直线建筑区有200万米的长度,建筑区的宽度也有2万米。从螺旋景观台的一边,通过建筑群中间的一条直道,看向螺旋景观台的另一边,完全看不清对面有什么东西。
无论是从“楼上”向“楼下”看,还是从“楼下”朝“楼上”看,都会看到一个蜗牛壳形状的横截面,弧形的边缘是郁郁葱葱、雾气氤氲的景观台,连接景观台的一条条“直线”是建筑区。
这座巨构的横截面其实是个正圆形,只是因为远近差别,造成的视觉大小不同,所以给观景者一种视觉上的错觉,看上去就像一只具有直线条纹的蜗壳。
但观景者明显也会感受到一种层次上的差别:从“楼上”往“楼下”看,景观台和建筑区一览无余,非常漂亮,像一把精心绘制的扇面;从“楼下”往“楼上”看,则只看得到光秃秃的底部,非常的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