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见夏侯悖一副诚恳认错的模样,口头上原谅了夏侯悖,不过,他心里依旧在暗暗打鼓。
作为曹操的得力谋士,作为夏侯悖的同僚,荀攸很清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道理,以夏侯悖的性子,今后怕是还会犯类似的错误。
荀攸微微叹了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不去想这件事。
为了防止文家军趁着曹军大败一场且后部人马未到这个契机,大举攻打曹军大营,荀攸决定舍弃营寨,连夜渡过颍水,等曹仁统领后部人马来了之后,再做打算。
七月八日,曹仁统领后部人马赶到,当他听说夏侯悖再次犯错,折损兵马数千后,他立马大发雷霆:“夏侯元让啊夏侯元让,你作为主公麾下大将,兵书读了不少,怎么会犯这样的糊涂?”
“你想学韩信背水列阵,这本身没问题,可也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运用啊。”
“主公老早就告诉过我们,凡有大战,必须要给自己留退路,你看看你,居然忘得一千二净。”
“这次如果不是荀参赞行事谨慎,你不仅要丢了营寨,还要被逼到水里喂鱼!”
“你…你自己好好反省一下吧!”
整个曹军系统中,除了曹操外,就属曹仁的威望最高。
曹仁和夏侯悖虽然姓氏不同,但本质上还是宗族兄弟,他说得这么严厉,并非真的想骂夏侯悖,而是希望他有所长进。
夏侯悖也明白曹仁的苦心,因此,他只是默默地听着,并没有顶嘴或者反驳等曹仁骂完,这件事情也就算是这么揭过去了,在随后的商讨中,荀攸建议大军不要急着渡河,先在北岸立好营寨,稳住阵脚,再考虑渡河,步步推进。
曹仁想了想,觉得荀攸说的在理,现在曹军连败几场,士气下降得厉害,如果急躁冒进,强行对文家军发动攻势,恐怕会讨不了好。
基于此,曹仁采纳了荀攸的建议,依水结寨,与文家军隔河相拒。
文家军斥候打探到了曹军的动向,没有任何耽搁,立马将情报传回文家军大营。
为了验证这个情报,文丑没有任何耽搁,立马带着贾诩、张绣、周仓等文武来到颍水南岸。
隔水眺望,文丑一行人看到对岸曹军营寨林立,军容齐整,而时不时传来的练兵喝喊声,又可以推断出曹军的士气正在迅速回复。
局势如此发展,文丑、贾诩、张绣、周仓几人不禁眉头微皱,他们心里清楚,曹军一旦开始稳扎稳打,他们的兵力优势,就可以发挥到极致。
如果文家军援兵及时到来,那也就罢了,如果来得迟些,怕是又要暂避锋芒,退往定颍城中死守待援了。
张绣、周仓脸上布满愁容,在他们看来,文家军尽管小胜了几场,但由于没能让曹军伤筋动骨,局势依然堪忧,一旦有所疏漏,文家军很可能会遭遇灭顶之祸。
这种感觉,在张绣、周仓看来,有点像在如履薄冰,与张绣、周仓不同的是,文丑、贾诩的心境,却是依旧很平稳。
贾诩因为见惯了各种场面,遇到任何事情,他都能做到处变不惊,而文丑经过一连串战斗的磨练,已迅速成长起来,他心里清楚,自己身为一军之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不能乱了分寸。
贾诩、文丑心态好,两人对视一眼,然后默契地开始观察起周边的环境来。
两人沿着颍水往上走了一段路后,赫然发现上游不远处有一座河心岛,这河心岛面积虽然不大,但上头草木葱郁,潜藏千余人,应该没多大问题。
文丑思绪飞转,越看那河心岛,他的双眸越发闪亮,稍稍理了理思绪后,文丑笑着对贾诩、张绣、周仓等人说道:“诸位莫要担忧,本将军已想好了破局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