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宁国立国后八年,老王咽驾,少主登基,宁平帝赵离改国号大安为泰顺,泰顺元年王平进国子监学习,又拜在当朝宰相门下。宰相名叫诸葛赋字文达,虽是诸葛同姓,可并不是诸葛孔明后人,但是先王看重这一点,对外假称为诸葛后人,还官拜在宰相一职。
诸葛宰相有一子,名叫诸葛慕字闻升,与王平年纪一般,两人相交甚好。两人跟随在诸葛宰相左右,见到的都是国家的大员,经手的都是天下的大事。自从立国以来,虽说不再打仗,可是仍有不少前朝的势力,隐患很大。国家多年打仗掏空了国库,就想着增加税收,就又逼反了不少的贫民成了山贼。再加打仗导致十室九空、父不见子、子不见父、妻不见夫。这让两个年轻人十分愤慨,决心改变这一切。两人共商十策,经丞相引荐于殿见君,献竹简一卷,名曰安内十策。
第一策,清君侧。自从立国以来,许多老臣都是先朝之臣,不改先朝风气,依旧是骄奢淫逸的生活。新进的臣子多数都是为了名利,国家动荡不安政治看管不严,就会有人想要不法。而且大多数老臣手握大权,都是隐患,所以请皇帝明鉴,清君左右。
第二策,分势力。推翻前朝靠的是强大的军事力量,可是推翻今朝的也会是这军事力量。武职官手中握有重兵,自诩功高,就要有骄纵之气,如果一日人心不和,众人起兵,前朝就是先例。所以定要削弱武职官手中势力,平衡军队不可一家独大。
第三策,重文学。在前朝书库中有藏书二十万余册,包括经史子集、名家诗文、佛道圣经、行军之策等等。与其将这些书烂在仓库中,不如取其精粹,传于人间,培养人们的文化。
第四策,招贤士。许多的文人逸士可能没什么能力,但是十室之内必有忠信,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还是有大量贤士隐于四野。再加重文学后,必定有更多的贤士诞生,一定要将这些人重用起来,因此要开设考试招揽贤士。
第五策,平内乱。虽然天下已定,但是还是有许多不法之徒,这是一大隐患,任由其发展必定危害国家。还有不少山贼作乱,有些甚至单靠各地的官府已经无法镇压。所以内乱必定要平,山贼定要除。
第六策,轻赋税。为了提升国力,大量增加赋税只会掏空百姓,就好比一颗大树,为了长果子,不等树根汲取营养,面的果子就把树根内的营养掏空,树根死了,果子并未长成,大树也就死了,再无复生可能。所以定要减轻赋税,先让百姓富足,国力才会强大。
第七策,开农田。连年打仗,多数农田荒废甚至被战火洗礼,现在实际大多数地区无米可吃、无肉可食、无柴可点、无水可饮。所以一定要开辟农田,大兴农业,将田分到每一个人的手,人们可以吃饱饭才能做别的事。
第八策,改兵器。有许多的兵器武装被闲置不用,许多的铁匠和手艺人还在造兵器,可不打仗了造兵器有什么用。不如将兵器全部改为农具,只留下军队必需的的一部分,其余的就全部回收,一方面节省了材料,另一方面也减少了人力,毕竟维护兵器也要很多人来做的。
第九策,开商路。在北地、西凉外、海外各地,还有不少的国家存在,这些国家有的富饶,有的贫穷。对于富饶的,我们要以物换钱;对于贫穷的我们以钱换物,我国地大物博,总有些东西是他们没有的,但也一定有我们没有的。所以要仿丝绸之路,多开商路,与各国交好,来往贸易。
第十策,增人口。国家虽然人口富足,可是多数都在军中。在平常人家中,壮年少,青老年多,没有应有的劳动力,再好的政策也是无用。所以要鼓励人们进行生育,还要让军中的人可以回家育子,等再过十几年,新的一代长成,皆是国家栋梁之才。
在这十策后还有更具体的行动,针对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