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桃花楼刘知幸摇摇晃晃的向着鲁国公府走去,嘴里喃喃道:“玉莲都怪我,我该早点回来的。错过了两次,两次。”仰天长叹。
皇宫内处理一日朝政的皇帝萧殷,披着厚重的貂裘靠近青林宫。东吴已然收复,曾经吴皇册封吴国公入住太平城。有吴皇投诚,东吴收复一事顺利落幕。历经百年的征战,已有结束的迹象。
萧殷心底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梁楚之间决定存亡时刻,已经提上了日程。朝堂上丞相王安下达的最后决策,同意平南将军刘策上书伐南策,决定两国最终走向。不但如此,长风军终于要反守为攻。历经五年的守备,大梁第一军长风军终于要踏上楚国大地。
刘策上书:吴地已定,收吴军十五万之众,编平南军,聚梁军三十五万,吴军十五万,共五十万。抵长江,共伐之。
朝堂上王公公将刘策上书伐南策朗诵,一批认为刘策灭吴非但无功,反而有罪的官员纷纷闭嘴。这次不是萧殷提出顺势攻打南楚,而是年迈的丞相王安,做出丞相最后一个抉择。正好消除了萧殷的隐患,少了朝堂争议。现在要做的不是与朝廷大员争议,而是聚人心攻打南楚。
萧殷唯一懊恼的还是老旧贵族,正如周恒说过的一句话:“这些人就是大梁的蛀虫,一日不出,必成祸患。”
这一点萧殷深有感悟,从先皇开始每一件重大事件中,都有这些人的影子。此次若不是丞相王安极力推崇,刘策的伐南策未必能轻易通过。那些人什么都不怕,要钱有钱,要权有权。先皇重用王安,极力推举科举,出现一大批寒门子弟。其中还有很多插手之处,除了榜上前三,其中还是大有作为。
但平南战役之中,一批批新的年轻将令涌出头。其中不发豪门子弟,但是死者不在少数。军中非科举,考究的不是文章优美,策略严谨。这些还有试探的法门,但是军中不同,想要功绩必须一刀一枪厮杀。若是别的主帅,或许还有做法。但是平南大帅是大梁军中第一人刘策,刘策是什么人,谁不知道。
如果当年刘策服软,凭借北定突厥的功绩,何须领兵部左侍郎的闲职。一笔笔战功记录详细,没有一人添加一笔,也不会否认任何一人的功绩。这一点萧殷对刘策的信任极佳,最大的缘故还是刘策周恒二人无形之中相互配合,没有后辈精英的家族,还能存在几年。
萧殷笑嘻嘻走进青林宫,站在门口观望已久。窗外透出五个影子,微微一笑说道:“算了咱们走吧,不用打扰爱妃了。”
才退出青林宫没有多久,萧殷忽然停下脚步说道:“查出是谁。”
一个小太监眼珠一动道:“回陛下,据查证残害玉贵妃的宫女在当天曾经与静妃娘娘贴身侍女见过面。”
萧殷无奈的摇了摇头说道:“朕知道了,下去吧。”身后的王公公默默无言,在等待陛下的圣令。但是萧殷迟迟没有答复,就好像没有听到一样。
“去怡妃哪里。”萧殷还未走动再次说道:“拟旨:静妃不淑,降格静嫔。”
王公公回道:“遵旨。”王公公不知道此时萧殷心中五味陈杂,对静嫔的惩罚过于轻。默默说道:“你啊,你啊,皇后加在身上的为什么要添加到别人身上,是朕欠你的。”
青林宫
无人相聚而坐,其乐融融。卢小钊说道:“红衣你真的想好了。”眼中尽是无奈。
红衣双目炯炯有神道:“我想好了,现在年纪还小,等我到了出宫的年纪在出去。姐姐也答应了,也就三年的事。”
卢小钊不在搭话,温小明义气的拍了拍肩膀道:“卢兄保重,为兄帮不到你。”
一双眼睛盯着温小明和任艳,任艳低头温小明嘿嘿一笑。说解一天红衣,还是拗不过红衣,更有萧殷怕出现这样的事答应红衣暂时留在宫中。玉莲也不好拒绝。此时却将眼神放到了另外两人身上说道:“小明,任姑娘你们什么时候成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