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求黄雁每天拿出二十分钟站桩,一个月后他会检查效果。如果坚持不下去,那就别再提学习形意功法了。
黄雁点头应诺,还把自己写的稿子打印出来,请郑畏指正。
题目有点大:临港开发区的发展战略规划初探。
郑畏认真地看了一遍,确实是从理论上对临港开发区的发展战略进行了研讨分析,占据了庞大的信息资料,也结合了很多国内的成功案例,体系地论证了临港开发区的发展定位、方向、坚持的原则、把握的纲领,等新思维、新定位。
黄雁在初探中,特别地强调了从传统开发区到现代开发区的转变问题。
互联网、物联网时代,如果再只凭借区位优势,搞过度开发,路子只会越走越窄,同质化的发展路子,只是重复前人的成功,就是不成功。
战略上,一定要发挥好新区的优势,从筹建之初,就要高起点,高架构。
物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智能时代,提出了建设无人港物流业。
郑畏看着,非常认同黄雁的观点。
谁说书生坐而论道,不会产生效益?
郑畏决定把黄雁的观点吸收进自己的发言中,当然不会贪占他人之功。
“你的观点,我先借用了。明天我会将你的观点,如实汇报全体党组成员,让大家共同来思考这个问题。之前,我没敢向这方面想,欠缺了读书。老人家说的活到老、学到老,一点也对,还得继续学习啊。”
郑畏用老气横秋的语调,跟黄雁“谆谆教诲”到,引得黄雁笑了起来。
“英雄莫问出处,谁有才智,便可掌控一切。”
郑畏继续给黄雁喂心灵鸡汤,真希望他把更多的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
“你继续修改吧,定稿后,注明作者是你,给我一份。我让郑克爽副市长看看,能不能发在望江市的内参上。”
黄雁还想说些客套话,郑畏直接给了他个背影。
回到办公室,胡温伯老师已经做好了发言准备,直接写在笔记本上了。
他不会电脑输入,只好写在纸上。
他戴过老花镜的脸上,满是疲惫之色。
郑畏心里不知如何表达,把老师搞到临港开发区来,不知是好还是坏。对临港开发区来说,对自己来说,是好事。
可是,对已经准备退居二线休养的胡温伯老师来说,身体和精力上都要经受考验,升职对于他这个年龄的人,意义已经不大。
更多的,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更是对能干事的一种信念。
谁都愿意见证着大发展时代,置身其中,那种幸福指数,是一般人难以体会得到的。
郑畏把胡温伯送回住处,应该是他的新家了,只不过还没有办理过户手续什么的。
陪着胡温伯上楼,进了屋里,发现沙发、电视、床和锅灶已经全部购买上了,就连被褥、洗刷用具之类的,都购买齐全了。
郑畏知道自己的卡上总共消费了二万多元,东西都不贵,也是他一点心意。
“这些东西,谁去买的,很合我的心意啊。该怎么结算就怎么结算,到时给我单据,我自己的用具,我自己付。”
胡温伯老师很是执着,他这代人对物质的享受要求极低,当时郑畏嘱咐毕东风从经济实用的角度去购买的,但都是大牌,虽然不那么时尚,却是会合老师心意。
“好的,老师。我先垫付的钱,不急,我多来家里蹭几顿饭,也就找回来了。烧炕温灶的,不都得表示一下。”
见郑畏这样说,胡温伯也没再怎么争执。
有些事情,与有些人不好明算账,算得太清,反倒伤了彼此的感情。
看着胡温伯老师,真把这里当成家了,郑畏心里由衷地高兴。
如果,毕东风细心的话,厨房冰箱里应该有些吃的。
郑畏凭着对小毕的了解,过去看了看,还真让他猜中了。
冰箱里装得满满的,荤素、生熟,全部有。
调料也有,摆放在橱柜的格子里。
肚子有些饿啊,在老师这里蹭第一顿饭吧。
郑畏也没有征求胡老师的意见,擅自开灶,简单地炒了两个小菜,又下了些面条。
端到餐桌上,招呼又继续在笔记本上写写划划的胡老师吃了点宵夜。
胡老师只顾着修改自己的发言,没有心思与郑畏说什么,与郑畏吃了些面条,就继续修改去了。
郑畏看老师没有心思与自己说话,只好自己回自己的住处。
被老师给晾了一边,心里多少有些小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