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元霸乍一跳入车厢,便被一把匕首顶在了咽喉处,自己也是吓了一跳。
这时就听见后面传来熟悉的声音,回头一看。居然是前两天刚刚分别的牛道士。
熊元霸急忙把两张开,自己并没有恶意。
对面的那个侏儒见熊元霸并没有什么武器,而牛道士又说是熟人,才撤下了匕首,缓缓的坐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两旁的卫士早已找回了被扔出的羽毛扇,交还给了那个侏儒。那个侏儒也不多话,将扇柄短匕又插回到羽毛扇,不住的上下打量熊元霸。
牛道士见那侏儒收了短匕,才长出了一口气,道:“误会了,误会了,都是自己人,大侠你也真是的,怎么招呼也不打,直接就冲上来了。可给我们吓了一跳。”
说着指着那个侏儒道:“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一位便是我朝的开国大军师宋献策。”
说着又指着熊元霸对宋献策道:“宋军师,这就是我刚才跟您提到的,前几天浴血守卫潼关的大侠之一,江湖上赫赫有名的赤练仙子。”
听了牛道士的介绍,熊元霸急忙对宋献策拱了拱,心想:“要论起来,这潼关城里的马世耀、牛道士什么的。自己以前根本没听说过。但说起这个宋献策,还真是有过耳闻。
没想到居然是一个驼背的侏儒,相貌还如此的古怪。
按说这历史上都有名的人物,应该算是个大np了吧,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任务派发给我。他这又是从哪里过来的呢?”
牛道士介绍的没错,这个侏儒正是大顺军,赫赫有名的军师宋献策,而他这次前来潼关,这里面其实还真的有一番波折。
在几天之前,当马世耀的潼关大捷书送到长安城的时候。长安城里正鸡飞狗跳地忙着迁都。
要知道即便是一般的小户百姓要搬家,也是千头万绪。各种家里的破烂堆积如山,看什么都想带走。更不用说一个国家了。
而且当时的时间极为紧迫,李自成更是下了死令,天之内必须全部撤离。东西能带走的就带走,带不走的一律销毁,务必不能给建虏留下。
这个命令一发出,整个长安都乱成了一团。像这样的命令,传达到了下面,自然还需要层层加码。
李自成圣旨上要求的是天,到了六政府注1的尚书那里,时间就要压缩成两天内全部搬移,到了下面侍郎的那里,期限就改成了一天。而再往下,留给部院里郎、从事的时间就更少。
而且这还只是公事,家里的私事也还要抽时间来安排一下吧。要知道这一走,以后还能不能再杀回长安,那可就两说了。
皇帝李自成尚且找来了泽侯田见秀和义侯张鼐,去把自己的国“闯王宝藏”埋好。
这下面的大小官员,自然也需要把自己财产,进行一下紧急的处置。
别的不论,家里的房产地契,是不是能便宜的变卖一下呢
所以整个长安城里,从上到下都忙得不可开交,这两天几乎没有人能合上眼睛。
李自成撤离的先头部队,也已经率先带着一些辎重离开了长安城,去前面打了前站。
然而到了第天的头上,马世耀的潼关报捷书却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赶到了长安。
这一下,整个朝野都震动了。
李自成一开始时,甚至都不相信这封捷报的真实性,自己带着近十万大军,在潼关足足打了半个月,结果灰头土脸的撤回了长安。
而马世耀仅仅靠着千多人,居然在一天时间内,不但反败为胜,阵斩了建虏的怀顺王耿仲明,还击溃多铎主力部队,连夜追击百余里。
即便是吹牛也不是这个吹法吧!马世耀要是有这个本事,那他还当啥巫山伯啊,早就一统华夏,成为大顺国皇帝了!
可事情却又由不得他不信。不但报捷书上的火封印信核对无误,即便是后续从潼关陆续赶回的探报,也纷纷的证明了捷报的真实性,多铎的大军好像确实被马世耀击溃了。
这个时候,前两天紧急迁都的计划,可就值得玩味了。
李自成之所以要迁都,是因为遭到了建虏的两路夹击,自己顾此失彼,不得不放弃长安。
然而如果多铎的东路军已经被马世耀击溃,让长安城完全没有了侧翼上的威胁,那么自己为什么还要迁都呢?
凭借着大顺军在陕西的地理优势,完全可以和建虏的西路军正面打上一场啊。
这个时候朝堂上就出现了两种声音,大多数的呼声是大顺军寸土不让,和建虏的西路军在长安打一场生死决战。
既然巫山伯能靠着千多人击败多铎。那么如今长安城里还有近十万的老营精锐,为什么不能和建虏的西路军正面拼上一场?
可还有一少部分的声音,却仍坚持还按照原计划执行,放弃长安,南下伐明,夺取南京。
理由则是巫山伯马世耀的这封报捷书里面大有问题,恐怕别有内情,说不定有诈。
是的,问题就出现在马世耀的这封报捷书上。
马世耀写这封报捷书的时候,也不知道城内决战的事情应该如何的汇报上去。于是还特意找来了两个说书先生,左删右改,添加了许多离奇的情节,最后捷报足足写了几十页,把装捷报的信封都撑得鼓鼓的。
然而大顺朝堂上这些人可不都是傻子,很多人都是打了一辈子仗的,这捷报要是论学性,或许还值得称道。但这里面的内容,可就值得玩味了。
马世耀在捷报里说:他先是行了诈降之计,之后又是空城计,最后还连夜放火什么的。骗一骗别人也就罢了,建虏要真这么蠢,何至于跟大明打了十几年,却做大到如此地步?
而大顺礼政尚书巩焴,是连金瓶梅作者都能考据出来的坛泰斗。又怎么会被捷报上这样的内容所哄骗。立刻去书局里找来好几个本的国评话。
在朝堂上拿出墨,将疑似雷同的段落一一描出,连声大呼,道:“这是抄袭,抄袭!”
这时候李自成也有些含糊了,若说捷报是真的吧,这上面写的玩意,确实连自己都有些看不过去。
孙子兵法说“以正合以奇胜”,现在马世耀的“奇”是有了,这后面拦截多铎出城的一段,也写得规矩。
可是这“正”又在哪里?正面战场抵住敌人进攻的都是谁?怎么这些地方全变成评书里的段子了!也难怪朝堂上对这封捷报有所质疑。
但你要说这捷报是假的吧,却各个方面都不断的传来消息,证实了多铎大军溃败的事实。
而且马世耀虽然为人憨鲁,却也是自己的老兄弟了。不至于投降建虏,来写诈书哄骗自己,再说凭借多铎大军的实力,直接碾压过来就好,也没有必要玩什么画蛇添足的计策啊。
因为马世耀的这封报捷书,朝堂上足足吵了一天。随着汇聚来的情报越来越多,基本已经确定,无论战争细节如何,但潼关的这场仗,确实是被马世耀打赢了,而且是实打实的大捷。
多铎一路东逃,甚至有传闻已经渡河向北去了。
接到这个消息后,李自成立刻拍板,不走了。长安城死守到底,任何再敢言弃长安而逃者,杀无赦!
既然皇帝已经做出了最后的决定,那么群臣自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不过对潼关那边的事情,确实还是需要仔细查明的。
这时候大顺国的军师宋献策主动站出来说,他愿意亲自去一趟潼关,详细的探看究竟。
宋献策加入大顺军的时间很早,在李自成从商洛山蛰伏而出的时候便加入了当时的闯军,可谓“从龙甚早”。
接着他又献了“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为当时的闯王争取民望立下了大功。李自成对他也甚是倚重,每有军国大事都找他来卜上一卦。
然而他在李自成身边的路子却走得偏了。同样也是靠占卜作为进身之阶,牛道士虽然位置不如宋献策做得高,但是根基却比宋献策稳得多。
马世耀身边没有其他的读书人可以倚重,所以对牛道士的话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