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一大早雪停了,远望去白茫茫的一片,苏世伟带着苏景林苏景枫把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的养老银子和年礼送到大伯苏世昌家。 苏世昌家盖了五间青砖瓦房,左右各三间厢房,苏世昌是个童生,在老家时是族学里的开蒙夫子。 苏世昌和苏吴氏生有四个孩子,老大苏玲是个姑娘19岁,已出嫁,老二苏景榆17岁,童生,未婚,老三苏景柏15岁,老四苏怡11岁。 苏世伟带着苏景林苏景枫进了堂屋,只里只有苏爷子在吸旱烟,苏老太太在做针线。 苏世伟行了礼,微笑道:“爹,娘,我给你送年礼来了,大哥和大嫂侄儿侄女怎么都不在?” 苏景林苏景枫也行了礼:“祖父,祖母” 苏老爷子面无表情敲了敲烟杆子,道:“来了” 苏老太太只抬了抬眼皮。 “爹,这是养老钱”苏世伟把钱递给苏老爷子。 苏世伟手里的包裹打开,把里面的东西摆在坑上,有一瓶酒,两封点心,三斤新鲜猪肉和三斤腊肉,五斤白米。 苏世伟把苏景林手里提的包裹打开:“爹娘,这是孩子娘做的衣服,你们俩一人一套。” 苏老爷子苏老太太面无表情。 “二哥发财了,能送这么好的年货,弟弟我穷啊,只能送寒酸的了,爹娘你不要怪罪,我家没有叶子那么好的孩子,都能打猎养家了”苏老二苏世良从外面走了进来。 “三弟说笑了,三弟要是穷也盖不了三大间的青砖瓦房,明年我家盖房银子少了些,到时还望三弟周转几分。” “二哥,我家建了房家底全光了,二哥找大哥周转才是,大哥做了先生,咱家最有出息最富裕的是大哥家,分家时八成的家产都是大哥拿的,咱们可都是嫡亲的兄弟,我们有了困难,我相信大哥应会不吝相助的。” 苏老太太把手里的东西扔到苏世良身上,尖叫道:“滚” 苏老爷子叹气。 苏世伟苏世良转身带着苏景林苏景枫走了。 “二哥,我听到消息说景榆出了年打算到山南府城求学,钱不够,打算让老太太出面和我们要钱,一家十两,今天我们来大哥一家都躲了出去。” 苏世伟沉默了一会:“我是不会出这笔钱的” 苏世良:“我也不会出” 兄弟两沉默地回去了。 苏世伟心情不是很好,回来埋头摆弄木头去了。 苏景林拿出弓箭练习。 苏叶走了过来:“箭有杀气” 苏景林自嘲一笑:“养气工夫不够,有些人的胃口总是填不满。” “那就不填” 苏景林放下弓箭,看向远方,笑了笑。 下午,苏世伟带着苏景林给族长和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送了年礼,第二天雪又下了,苏世伟望着白茫茫的地平线面露忧愁,不知往年是不是也下那么多雪…… 很快,到了大年三十早上雪停了,苏叶和苏景林加上叶国健和三个表哥把院子里的雪都铲到了外面,两家的春联是苏景林写的,扫完了雪,贴了春联,两家人的门口两边挂上了苏世伟做的红彤彤的灯笼,顿时有了过年的气氛。 晚上,叶梅和苏卉做了六个菜,炸丸子、炖了整个的腊猪腿、蒜苗炒蘑菇腊肉,蒸腊鸡,排骨炖萝卜,凉拌猪耳意为六六大顺。 江南大年三十没有包饺子的习俗,苏叶还是包了一些煮上了,也不等到子夜再煮着吃。 今年的年夜饭大家吃得很尽兴,苏世伟感叹道:“今年年夜饭是我们家有史以来最丰盛的,在老家都没这么好,刚逃难出来时,我都以为我们家没有人会活下来,现在我真的很高兴,特别特别的高兴!我们一家都好好的,一个都没少,而且日子越来越好,希望明年我们全家齐心协力,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说到后面苏世伟哽咽了,脑海里全是逃难以来一路上的艰辛。 叶梅眼里含泪道:“我们家这不是好好的嘛,都过去了” 苏景林含泪微笑道:“对,我们家会越来越好,都会健健康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苏卉抹着泪。 苏世伟收拾好情绪:“好了,今天我们要高高兴兴地迎着新一年的到来。” 大年初一上午,苏世伟带着苏景林苏景枫苏果出门拜年,叶梅把买回的糖果瓜子摆在堂屋的坑上,用来接待上门拜年的人。 苏世伟一行人先给苏老爷子和苏老太太拜年,苏老太太全程拉着脸,他们也不在意,从苏世昌家出来去了族长家,上族长拜年的人很多,族长家的大儿子苏世涛接待了他们,苏世伟和苏世涛寒暄几句就走了,苏世涛还要接待后来的人。 苏世伟又带着孩子们去了几位族中长辈拜年就回了。 叶梅在家也接待了几拔来拜年的人,苏世伟一行人回家时已是中午,两小只口袋里装满了糖。 年初二,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苏世伟一家在叶家吃饭。 年初三,苏世伟宴请了苏世良一家和小姑苏玉一家,苏世良响午过后带着礼品过来了。 苏世良和三婶刘红有二子一女,老大苏景棠11岁,老二苏贝9岁,老三苏景桦6岁。 以前苏景枫和苏景桦玩得很好,看到三叔一家来了非常高兴,挨着个叫了人,拉着苏景桦叽叽喳喳地交流两人最近的事,后又拉着苏景桦显摆自已的弓箭。 两家人高兴地相互打招乎,苏世良帮苏世伟刨木头,边刨边说道:“二哥,你这日子过得不错啊!” “这多亏了孩子们的努力,特别是叶子,如不是她能打到猎物,我家能不能有饭吃是个问题,辛苦了这孩子。” “景林也不错啊,变沉稳了许多,这才多长时间就长高了不少,越来越有长子风范了。” “这三个月以来都能吃饱饭了,兔肉吃了不少,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长得快了些,我都担心他在逃难时老是处饥饿状态,伤了身体长不高了,还好没事。” “这是好事,族学怎么还没重开的消息” “可能族里有什么考量吧” …… 那边三婶刘红也和叶梅聊起了家常,刘红打量几个孩子,说道:“二嫂,你们家人气色都这么好,甚至比在老家时都要好。” 叶梅道:“这段时间林儿和叶子在山上设陷阱有不少收获,卖掉买够了粮食,孩子爹就不怎么让卖了,都自家吃,说孩子们正长身体,要是吃不好长不高,孩子就毁了。” “二伯就这点最好” “是啊,有时太惯着孩子了” “孩子们这么懂事,惯不坏的” “你绣品在哪卖的,价格怎么样” “在老家时就费心思绣一个大件的,到这里才收尾,孩子爹说在县城卖不上价,拿去府城卖了,价格还行,比在江南还卖得上价,可能这边会刺绣的人比较少。” “族里媳妇就你绣艺最好” “有几个也是不错的” “绣大件太费眼,你家房也起了,不用那么拼” “是啊,现在不绣大件了,做些小件就行。” …… 申时,小姑苏玉一家也到了,也带了些礼品。在老家时,苏玉嫁到了镇上,姑丈刘清珲是独子,家里开了个杂货铺,刘氏族人不多,苏玉嫁到刘家后生了两个儿子,加上娘家大哥和侄子是童生,所以苏玉在刘家过得不错。逃难时苏玉一家在府城外遇到了娘家人,便跟着苏氏族人一起走,同样在福家村落户。 苏玉生的两个儿子老大刘新煜9岁,老二刘新琰6岁,性格跳脱,和娘家几个表兄弟关系良好。 苏玉一家来了短暂的寒暄过后,三个大男人在做木工的棚子里聊天,女人们则都进了厨房,孩子们早都混一起玩了。 苏玉是个玲珑的女子,苏玉暗自打量自家二哥的住房和大人孩子的穿着,发现大人小孩精神都不错,衣服虽然不是全新的,但都没有补丁,心里面是替自家二哥高兴的,想到昨天回娘家时自家老娘骂二哥和小哥没良心,不帮自家兄弟,不禁暗自撇嘴,就大哥家的孩子是孙子,二哥小哥家的就不是孙子了。 厨房里,苏卉在看火,一个铁锅里炖了一条熏猪脚 ,加了一些泡发的干蘑菇一起炖,上面蒸着腊兔肉,盆里用热水泡着的一只熏鸡,案板上放着已用水煮过的腊肉。 看到三人个进来,苏卉喊了小姑和三婶,苏玉惊讶道:“二嫂,这股味道真香,准备得这么丰盛” 叶梅道:“都是自家有的,没用钱买,都是熏肉,没有鲜肉,希望你们不要介意”。 苏玉:“怎么会,这熏肉不知有多香,年前你送去的腊肉,全家都喜欢吃,今天一早两个孩子就开始念叨来二舅家吃腊肉了。” 刘红:“我们家也是,孩子爹吃着腊肉就着酒不知有多美。” 苏玉:“小卉,我来看火,你出去玩吧,我和你娘三婶边做饭边聊天,你个小姑娘去和外面小姑娘玩去”。 叶梅:“去吧” 苏卉出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