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给我用手比一下,一米有多长?”
学生们纷纷把双臂打开,有的甚至再使劲的伸直。
看了看,这些学生居然还记得这些,还凑合吧,那就不解释他们现在伸直了手臂一定比一米长了。
“大家都对,那用厘米呢?厘米行不行?”
青辰又随意点了一个学生回答,那学生迟疑了一下,道:“一厘米比这个卡厚。”
“来,我们再伸个手,一厘米有多长?”
有的学生伸出一只手指,有的学生居然不知道,于是青辰也伸出一根手指,用另一只手比着自己的指甲盖。
“对,没错,一厘米对我们来说就挺小的了,可是这张卡的厚度比一厘米还要小,我们怎么办?”
没人说话。
唉,看来这个班的学生确实都不怎么聪明呀,从刚才这个问题还能看出来,这些学生还不怎么习惯主动思考问题呀,任重而道远啊。
“我们就得用比厘米还要小的单位呀,叫什么呢?就是刚才他说的,毫米。”
把毫米两个字写在黑板上。
青辰这么做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加深学生对量比较小的物体长度用毫米的印象。
接着要讲解的就是让学生们看自己的尺,他也拿了一把尺放在实物展台下面,放大了不知道多少倍展示在白板上。
“为了方便大家看,我把尺子放大了,现在,大家找找,毫米在哪呢?”
点了两个学生到白板上指出毫米的长度,又让所有学生在自己的尺上找一毫米,再用自己的手比一比一毫米,不断重复一毫米有多长,加深印象。
“好,大家认识毫米了,咱们就来一把实战,使用一下毫米,来,大家测量一下,数学书的厚度。”
通过测量数学书的厚度,一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毫米,二是再次体会毫米比厘米小,第三就是要明白毫米比厘米精确。
第三点比较难,于是又多测量了几样东西。在这个过程中,又发现了一厘米等于十毫米。
这里还遇到一个有趣对问题,就是居然有学生不知道怎么测量,把青辰尴尬地想晕过去。
重点和难点解决了,就该做练习了。
放在平常,毫米讲到这种程度也就差不多了。如果是放在赛课上,这就显得粗糙了,还需要从更深的角度上挖掘毫米的意义。
这毕竟不是比赛,比赛挖的是深度,看的是老师,学生只是配角而已。日常教学,学生是主角,老师要保证全班的学生都能听懂学会,所以采用的方法往往比较直接。
这是不一样的。
很多老师也许讲课一般,但是他们拥有极强的责任心,他们会用精心准备的练习,或者是多次精细讲解来弥补。
但无论老师是怎样的,关键还是要看学生。
懂得学习的学生,无论老师讲的多好或者多烂,他们都能领悟,只不过是领悟地快与慢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