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教学计划是一年级学习小学内容。
二到四年级则会进行包括物理、化学的通识教育。
五六年级会在充分了解物理、化学后,根据各自的成绩和学习的兴趣,选择物理化学其中一门作为主修,而另一门为辅修。考试总分分别为150分和90分。
而在最后四个年级里,将会进一步细分,选择主修课程中的一个分支进一步学习。比如学电磁学的不用学天体运动学、学无机化学的不用学有机化学。
这只是一个主要研究方向的划分,其他的分支同样需要学习,因为有些由于知识具有相当大的关联性,除了主攻研究方向,学生在其他方向视情况也要有相当的了解。比如力学就是整个物理学的根基之一,而有机化学的学习,也需要相当的无机化学基础做储备。
当然,数学贯穿整个十年级的学习期间。也占据了相当大一部分比重,可以说学习工科是投资现在,而数学则是投资未来。
而且就算工科稍微涉及到复杂一点的东西,没有一点高等数学基础,那就是相当于看天书。朱棣想着,以前总有些人说学了数学有什么用?能到我去买菜还能用到微积分?朱棣突然觉得他们是真的无知得可悲。
……
目前一年级来说除了数学和语文,朱棣也不需要他们学习其他的东西。在一个温饱都没有解决的时代,朱棣没有资格去考虑素质教育这种东西。
由于目前朱棣已经在自己的课堂上推广了厘米、米、分钟、小时……等度量衡的概念。朱棣也经常在课堂上使用这些单位,虽然很多人不习惯,但也不至于一说到小时什么的,就一脸懵逼。
朱棣并没有把像时间单位这种容易和我国古代以来的传统时间单位合并,比如把两个小时定义为一个时辰,不会因为小时这个单位是后世的国外定下的,就把以时辰作为官方单位。因为这在朱棣看来除了麻烦以外,这样做更是显得是一种自卑,更像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愉悦。
就算以后朱棣需要什么常数,从后世抄过来后,他也并不会重新取一个本土的名字,比如普朗克常熟、阿伏伽德罗常数。除非是他自己的研究员发现并定义的常数。
因为这毫无意义,看表面起来是为了实现文化自信,但实际上这种掩耳盗铃的行为,已经把自卑深深地刻进了自己的骨子里。
而且,这些常数、公式的命名人,作为文明探索的先驱,有资格把自己的名字随着自己的贡献一起传承下去。同时,朱棣也是用自己的方式,向这些科学的先驱者致敬。让他们的发现流传在另一个时空的科学发展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