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来,赵煦表现得相当不错,眼中的怒意很快一闪而过,显然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
要知道他可是在九岁时就登基为帝的,从小身处高位,能对一个平民百姓如此容忍已是非常难得。
“不知小兄弟唤我进来有何事相询?”郭玉拿起酒杯细细品尝。
“方才听先生的言语,似乎是对当前朝政有所不满。”赵煦目光紧紧地盯着郭玉,“可否告知小弟其中的原委?”
“不满?”郭玉大大咧咧地往墙上一靠,“一群蠢才当政,还谈什么不满?
先帝与王相公,苦心孤诣筹谋多年方才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想要整治大宋身上的顽疾。”
郭玉摇了摇手中的酒杯,“虽然那场变法策划的非常粗糙,执行也不太到位,带来许多恶果,但终究还是瑕不掩瑜。
可惜现在却被一介妇人和众多庸臣搞得彻底失败,二十年心血尽数付诸东流,岂不令人哀叹。”
“先生所言极是。”赵煦到底是个皇帝,注意到了郭玉话中的重点,吃惊地问道:“先生的意思是先帝当年的变法仍然可以改进,能否详细说一下?”
见赵煦急切的表情,郭玉慢悠悠地说道:“在先帝即位时,大宋已经立国将近百年,早就出现了各种问题,错综复杂,没有数年根本理不清。
可先帝和王相公在没有完全调查清楚整个大宋的情况下,只根据些片面的了解,就急匆匆地进行如此激烈的变法,岂能不败。
他们根本就没有弄清楚谁是朋友和谁是敌人,豪无准备地树了太多敌人。
所以才会在先帝大行之后,引起这些人的疯狂反扑,太皇太后只是他们选的执行人而已。”
“愿闻其详。”此时,赵煦已经完全陷入沉思。
其后,郭玉便把后世各种治国的方法以及理论仔细地说给赵煦。
告诉他什么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为什么强盛无比的汉唐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甚至把一些国外的近现代思想,也捡了一部分通通告诉他。
不知不觉,时间都过去小半天,夜色已经完全降临。
“先生之才,经天纬地,赵煦拜服。”
听完郭玉的长篇大论,赵煦震惊过后,躬身行礼,十分真诚地说道:“其实朕是当今皇帝赵煦,刚才不是有意欺瞒,还请先生不要怪罪。”
“陛下无需多礼。”见赵煦诚以待人,完全一副忧国忧民的模样,郭玉起身还礼。
“在下刚才早就从外边的朋友处得知陛下的身份,为了引起您的注意,方才如此失礼。”
“朕明白,先生乃当世高人,行事自然与常人不同。”
赵煦现在哪里还不知道,郭玉刚才的所作所为,就是像史书中那些名士奇才一般,只是为了考验他。
“先生大才,不知可否愿意相助于朕,一扫天下阴霾。”赵煦。眼神中带着强烈的渴望。
“陛下有所不知,在下刚才的言论,都是这些年走南闯北,从各种书籍上看来的,实际的执行能力并不怎么样。”郭玉轻轻摇头拒绝。
“在下是个江湖人,志在习武修道,只想一辈子逍遥在天地间,根本不愿意进入官场。
何况我身上没有任何功名,就算想为官家效忠,也有心无力。”
“先生竟是个江湖人。”赵煦大吃一惊,继而由衷地感叹道:“果然天地之间处处有贤才,草莽间也可显英雄本色。
其实朕一直想改变现在的局面,可是上有太皇太后把持朝政,下有众多官僚腐朽不堪,实在是伤透了脑筋。”
赵煦身上充满一股疲惫之色,“最重要的是,朕真得想要完成父皇一生的夙愿,使大宋国富民强,可惜没有大才啊!”
“陛下!”郭玉轻呼一声,“据我观察,您年纪虽轻,却毅力极强,能够扛住极大的压力,这是先帝都不具备的。
现在你需要的是一个优秀的宰相来辅助你,替你执行变法,扛下风波,君臣一心,就像先秦时期的秦孝公与商鞅一般。
而章惇就是个合适的人选,待陛下亲政以后,任用他为宰相,相信只需要二十年,定可使整个大宋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