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胡大目一家也得了些泡面吃。那“红烧牛肉面”口味的泡面吃得胡家一门四人个个眼冒金心、浑身发汗。他们何曾吃过这样好吃的东西?味蕾一时失能之际,对这食物外形的怪异心态也消散了。
只有胡乂与胡彩兄妹俩,年纪虽小,心思却已早熟,吮汤时,略显大胆地往上抬了抬眼神,静静地看了看谈笑风生的主子们,只觉得他们深不可测,仿若海外神仙。
沈梦熊原本还想用这铁锅煎荷包蛋吃,无奈火头不够,事遂寝。
胡大目几人看到黑糊糊的铁锅都十分惊奇,穿越者与之交谈之下意外得知,汉时寻常人家烹饪食物以蒸煮为主,用的多是些陶缶瓦罐,绝不曾见过用铁锅的,更不知“炒菜”、“煎蛋”为何物……
其实现时汉人的烹饪方法,大抵还不甚异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情况。那些在肉食者中常见、在闾左中罕闻的那些较为稀奇的做法,无非燔、炙、炰之类。油锅翻炒是不曾见诸文献记载的。
王道潜瞥见胡大目一家人的反应,微笑道:“炒、煎这种做法,虽然未见于文献记载,但作为孤立的事件的话,本时空未必没有发生过,因为不是有了铁锅才能炒和煎,如果用石头做一个容器出来,我觉得也可以,我们那个时空,东北、韩国那边做的石锅拌饭、石锅烤肉,不就是这样嘛。不过这样的人毕竟生活贫困,平时没有什么油水,加上厨具、油料制取的限制,所以脑袋里没有这些观念。在油水上面,他和我们那个时代根本没法比,我们刚才给他们吃的泡面都是油炸的……但泡面算啥呀……”
何家华在一旁感慨地道:“怪不得看他们个个都有些营养不良!”沈梦熊则一直盯着铁锅里看:“现在这么落后。我们将来大有可为啊。”
孟晓波哂笑道:“生产力太低下,连吃饱饭都是问题。先别谈大有可为,我们先得把粮食问题搞定。”
此后数日,仍由老范带队,将全体流民分成数队进行生产建设工作。
有经验丰富的老范带队,土著们的工作效率还是令人满意的。这主要是因为老范把在军队里、厂里的那套作风带了进来,呼来喝去嗓门极大。他两手叉腰、面色不善,腰间又挂着一柄三尺长刀,有时不用手握住,狭长的刀身便拖行在地面上,刀口锃亮的银光在烈日下闪闪发亮…土著们确实都极害怕他可老范又是那种惯于笑骂,不会真的愠怒的人,他似乎倒也真见不得人被训得手足无措、泫然欲泣的模样,往往适时地把握分寸,将那气氛回转过来,如此折而不断的规训,反倒能起到效果。
数日功夫下来,流民们已按照他们熟悉的汉家法式盖好了八间五米乘五米宽的土围子,两个土围子一组,组成一个“田”字形,分割出了纵横两条街衢又伐倒了十几棵黄榉树,土围子都封上了草棚盖子。
穿越者们一边施工,一边细化图纸,从现在初步施工完成的要塞宿舍向外拓展,逐渐将整个要塞式行政中心的建筑布局具体化。
只是诸穿越者中,除老范之外,其他人皆无土木经验,而老范的经验亦不成体系,且脱离了红砖、水泥、预制板和包工头这些现代习见的设施、体制,他也是从头学起,凡事多问,好在因为此前有过较长时间经验,倒也能一问就懂,一点就透,并迅速发现问题所在,融会贯通。
询问胡大目后诸穿越者们得悉,吴郡各县及乡村中,素来是有许多会“版筑”的小工的,日后如有可能,可以延请他们来干活。但若细究之,这些小工无非是乘着农闲贩卖劳务的农夫罢了。他们不仅能版筑房屋,也会筑路,但和近现代意义上的工人差距甚远。
招募人力之事,自须从长计议。考虑到治理问题,穿越者们还是更愿意那些自愿“徒附”的破产农民,就像现在的胡大目这样的人。
像胡大目这群人甘愿投靠为奴是有其原曲的:他们是因自然灾害而丧失家园,又为了免因“编户齐民”之身份继续向国家承担赋税等负担,故寻求强人庇护。而世间因贫而沦为豪桀之部曲者,大多实为佃户。
又过了两日,在田字联排土屋左右两侧的空地中,各有一个覆有顶棚的环形盥洗池完工了。
不过这两个盥洗池目前仅是搭好了水池的土泥胚子。与之配套的还有两座蓄水塔环型盥洗池中间一座、联排土屋东侧一座。两座蓄水塔之间的地底层计划以管道贯通,但目前仍仅停留在纸面上,无法施工,因眼下还无法生产规格一致的金属或陶瓷制品,更无法修建保障水质清洁的管道。但是,若将来蓄水塔一旦建成,即可利用“形管原理”在盥洗池中的蓄水塔下缘设置一圈自来水的水龙头,为居住在这些土屋里的居民提供卫生上的便利。
穿越者们坐在东面盥洗池的一侧角落,看着周围忙碌的景象:十几个男性土著,有的在修葺土屋外缘的院墙,有的在掘地挖井几个女性土著都在土屋内编制草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