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一会,关于驰道的各种信息在赵浪这边汇总而成:
其实修建驰道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复杂,所谓有政策下有对策,秦朝法令的确严苛,对俘虏和奴隶也的确残,
但人心都是肉长的,谁都不会把治下的平民真的当牛做马,民夫全部累死饿死了明年的田税丁税怎么办?
税收不来官员肯定会受到惩处,因此在修建道路之中,各地也都根据情况在不断的缩水。
而且华夏各族从商周开始便已经在不断融合,到春秋时期几百个诸侯小国,互相打来打去打到战国后期只剩下了七个国家,
然后七个国家打成一个国家,周朝变成秦朝,整个华夏在这种不断的战争中互相融合,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城池和城池之间的道路自然也越来越通畅。
而驰道的修建,其实李斯提议之初也不是信口胡言,作为中华历史第一任帝国丞相,
而且师承荀子,除开推行法家之术外,他的见识和眼光绝对不会太浅,所有的驰道其实只是把七国之间的大城市互相连通起来而已,
道路其实早已存在,只不过要扩建修整然后夯实,栽树铺路轨而已。
何况秦楚驰道的前身就是武关道,自古有之,而这条道也是战略要地,秦国两次攻打楚国都是从这条路杀进来的,道路的情况都还很不错。
而修建驰道最大的一个问题不是修建路基,因为那些路早已存在,大部分只需要简单的扩建修补就行,最大的问题是枕木和路轨。
这个时代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参天巨木随处可见,但要想把这些树木砍倒弄下山,然后一根一根削成枕木和木轨,
光靠人工徒手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要有大量更加趁手和锋利的工具,树可以抬下山,但总不能让人用牙啃倒然后再啃成一块块大小一样的笔直光滑的木轨吧?
所以,最后的问题就变成了对伐木工具的讨论。
赵浪让人拿过来一把役夫们用的伐木锯子,手一看就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一把锈迹斑斑的青铜锯。
锯刃长约四十公分,锯柄长约二十公分,锯背厚度足有一厘米,看起来就和后世的大砍刀差不多,
只不过刀刃改成了锯齿,而且锯齿果然很钝,摸去完全感觉不到太刺手的感觉。
尼玛用这个来锯树估计还没斧头来的快。
而且这些锯齿都是直直排成一排,现代的锯子都是隔一个锯齿就朝两边稍稍分开,
这样锯起来才省时省力。
秦朝现在的青铜锯用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很容易被卡在木头里面,在用的时候必须两到三个人一起才能操作,
一个锯,一个扶着木头,另外一个使劲儿压着木头让锯口位置张开,不然锯子就会夹在里面根本就无法拉动,
这样大大降低了人的工作效率,所以除非万不得已,一般人都不用锯子。
怪不得大秦修建驰道效率低下,役夫逃役严重。
找到了问题所在,赵浪轻轻一笑,挥舞着青铜锯道:
“铁匠何在?”
PS:有木有人看?在的旁友们请吱一声!随便来点评论啥的给小扑街点动力!!请给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