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儿,你可真聪明,原来只用这么一块布挡着就能不咳嗽了,那刚才我讲的机器知识你听懂了多少?”
“没想到这些机器还真是挺复杂的,不过有些装置的设计我觉得还有缺陷。
比如这个走车装置,它来回一遍四个步骤才能完成一次精仿流程,这个时间周期就成了效率瓶颈。而且有它的存在就必须有人看守着,跟着它进出,清理起来还有危险。
假如去掉这个走车装置,或者调整它的结构,让从粗纱到细纱的整个环节都不需要大范围的移动,那样效率不就高得多了吗?”
郑三贵有些发懵,走锭纺纱机自问世以来之所以被称为骡机,就是因为它已经把各种纺纱机的优点集于一身,产出的细纱弹性、细度均匀度、光滑度和拈度均匀度都很好,在他看来这几乎已经到达了品质的极限。
怎么从郑华嘴里说出来,这机器毛病还有一大堆?而且他说的点基本算是从实际出发,到底有没有道理郑三贵自己都摸不清楚,可至少说明他对现在的机器已经很了解了。
“你不是上午才听我讲过一遍吗?这么快你把纺纱机搞清楚了?难道之前就知道这些?”
郑华见郑三贵有些诧异,暗道自己怕是又没拿捏好分寸。
他在前世给纺织厂做过定制开发软件,当时实地考察粗略瞄了一眼纺纱机,那些机器一台可是有数百米长,从过道望去像一架架无限延长的钢琴,它们可没有体型庞大的走车装置。
所以凭着模糊的记忆,再结合对骡机结构的了解,随口便说了几句。只是这些事情他可没办法给三叔解释,要不然解释的东西只会更多了。
“我之前可没接触过这些机器,主要是刚才听您说的很生动,每个地方都讲的很清楚,所以我很快就明白了。不过这个具体怎么改我还想不明白,只是大概有这么个感觉吧。”
这一记马屁让郑三贵甚是受用,不过他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而且就算他真能讲得鞭辟入里,普通人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摸清骡机的基本结构。
正待他想找另外几个一同听讲的人问问对机器了解的情况,一位身着暗红色紧身燕尾服的中年男人站在车间门口,一手叉腰一手拿着手帕捂在嘴上,眉宇间漏出的眼神满是嫌弃,瞬间众人的眼光都被他吸引过去。
“这就是厂主老爷萨穆勒·格里格,他们家族在英格兰拥有十多家纺纱厂,据说在北美洲还有几家棉花种植园。他能到车间来,估计又是有监察委员会的人要来了吧,对了,昨天刚死了人,也难怪有老爷来视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