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把他送到高阳行宫吧!皇帝爱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一起被押到高阳的还有王仲伯等七个人。
李密自然清楚到了高阳意味着什么。于是他对其他狱友做了一番思想工作“不逃?到了高阳,还不成了俎上的肉啦。”大家一致认为李密说的很有道理,并表示都听李密的。“那好,把你们身上的金子拿出来,要金子干嘛?真笨!贿赂那些看门的呀!”李密拿着从狱友那里搜刮来的钱,找到押解他们的官员。拿出金子给他们看,差官们一看到金子,眼睛都直了。李密见公关见效,接着说“等我们死后,这些都是你们的。”
“这怎么好意思呢?”边说边往兜里塞金子是人人都喜欢的。李密不但给他们金子,而且天天请他们吃饭。中国人有个习惯,饭局上什么都好说。就这样,在李密的金钱攻势下,差官对李密那一伙人好的不得了,不打,不罚。就差以兄弟相称了。
差官们渐渐放松了警惕。李密见时机成熟,准备动手了。当他们走到魏郡今河南安阳,就是这了,再走就到高阳了。李密再次宴请差官。饭局上李密等人轮番给差官敬酒,“不喝不给面子哦。我喝,我喝。来,我也敬您一杯,干了!好,好。”就这样,差官成了酒罐子,倒在地上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李密等人凿穿墙壁,成功越狱!人在囧途李密还是逃了出来!他首先要找一份工作,把温饱问题给解决了。
可是找什么工作好呢?政府部门那是肯定没戏了。见得光的肯定都不行,自己已经是被放在通缉令的人,而且还是甲级战犯。那就干老本行吧!那个年代,只要豁出性命不要,敢于拿起家伙造反。工作还是容易找的,更何况李密同志还高学历,高智商。
可事实却让李密十分尴尬,他先后应聘赫孝德、王薄两家造反公司,可皆得不到重用。李密不受待见,也不好意思呆在那里,收拾收拾包袱就走了。走到淮阳,再也不想逃了也不知往哪里逃。就在淮阳做起了人民教师,开馆招生,并改名为刘智远。李密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
虽说未能奔小康,但也能解决吃饭问题。如果不出意外,李密很有可能就这样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一辈子贡献,说不定还能培养出一两个状元出来以李密的才识是很有可能的。
可李密偏偏是个不安分的主,闲暇之余,想起自己的悲惨经历。赋诗一首:金风荡初节,玉露凋晚林。此夕穷途士,郁陶伤寸心。野平葭苇合,村荒藜藿深。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沾襟何所为?怅然怀古意。秦俗犹未平,汉道将何冀?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寄言世上雄,虚生真可愧。
一个高级干部子弟,年纪轻轻就成为皇帝身边的贴身护卫,无数人奋斗终身到不一定可得。可少年气盛,立誓不靠父辈而活,毅然辞官回家苦读,终于才学过人,正准备大干一番事业。可却误入杨玄感阵营。如今身败名裂,家不能回,父母不能孝敬,孩子不能教养,妻子不能陪同。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李密潸然泪下。
泣下数行可上天似乎要把玩笑开到底!李密作这首诗时正好被一个路过的人听了去。此人应该读过几年,肚子里有点墨水。听到此诗就知道能作出此诗的人并非一般人:把自己比作樊哙、萧何,他俩是靠造反起家的,你想干什么?摆明了想造反吗?他偷偷的把这一消息报告给了太守赵佗,希望太守大人能打赏两个酒钱。赵佗是个实在人,办事效率很高。敢在我管的地面上题反诗,还能让你活?立刻下令逮捕李密。幸好李密提前收到消息,否则就得二次入狱了
啥也别说,跑路要紧!这次李密躲到妹夫丘君明家,丘君明是雍丘县令。丘君明是个好人,他虽然是隋朝官员,领着隋朝工资,但他还是冒着被砍头的危险收留了这位大舅哥。可丘君明毕竟是个当官的,衙门里人多嘴杂,搞不好还会害了李密,于是把李密藏在了好友王季才家。可丘君明的侄儿丘怀义却是个混蛋,他不顾丘君明的反对,到官府告发了李密。李密十分无奈,只好再次跑路可没过多久,捕快又发现了他,他还得跑路。李密真是倒了血霉,天下造反的人那么多,可隋朝的官员为什么就只跟自己过不去呢?这时的李密只能用一个字形容囧!大业十二年,李密来到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投靠翟让。在这里,他如蛟龙入海、虎归深山。一年之后,他手握数十万大军,占领河南多数郡县,号魏公,被造反派推选为带头大哥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