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下也不求太多,在下这把年纪了只想着调回来致仕颐养天年。
也先将军能够成全在下,在下感激不尽!”
“都是蒙古汉子说这些屁话作甚?同庆侯你就是别忘了马上便是除夕,太孙殿下的礼物可要准备好。到时候本将军给你引荐,不过能不能说服太孙殿下收了你的礼物本将军就不管了。
对了,太孙殿下最近喜欢精美的黄金玉石雕刻品。”
也先说完便起身离开,不管身后的同庆侯火真那真诚的感谢之声。
“那是锦衣卫?不对,好像是那劳什子的东厂!”
也先一出门,就看见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闪了过去。
“怎么东厂的人身后,还有几个人呢?
那不是太孙殿下的护卫团么,他们怎么监视起东厂来了?”
也先一眼就认出了赵然与邓云二人,毕竟也一起打过仗自然是很熟悉对方的。
实际上不是护卫团在监视东厂,而是护卫团与北京的地下黑市的泼皮老大做交易买情报之时被东厂给盯上了。
赵然发觉之后立马来了个反跟踪,甩掉东厂的人之后便跟着他们身后好瞧瞧这些人都是什么路数。
其实这种状况在各地基本没有,只有在北京城内才爆发了数场锦衣卫与护卫团大战东厂的事件。
外地的护卫团,大多都是“编外人员”。是派驻各地的护卫团成员以私人名义招募的合同工,并不在“体制内”。
这帮没有“编”的家伙,根本不敢管东厂人员的行动。
而外地的锦衣卫,也对这些从中央来的“巡查组”不敢不敬。
而京城的护卫团,都是正儿八经的“编内”人员。京城的锦衣卫尤其是是锦衣内卫,更是鼻孔朝天根本不搭理东厂。
妈了个巴子的,老子是老北京正靖难旗人士。当年跟着上位靖难流过血,你东厂算老几?
于是乎在锦衣卫指挥同知迟超与护卫团副统领赵然的指示之下,锦衣卫与护卫团对东厂人员在京城内外展开了一场场的反跟踪与打黑棍的行动。
也先见状便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本着敏锐的政治嗅觉他立马跑去东宫面见了朱瞻基。
“太孙殿下!李典正何在?快快叫李典正下令约束护卫团,要不然陛下的雷霆之怒就要降临了!”
朱瞻基看着也先一脸惊慌的样子,不禁笑道“也先你为何如此的失态?这大过年的不在家陪着你母亲苏世子妃与伯颜帖木儿那小子,反倒是来孤这里作甚?”
“太孙殿下且听末将一言,末将为太孙殿下陈以利弊!”
也先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知了朱瞻基,还叫嚷着让李蕙玉赶紧去约束护卫团之成员们。
“怎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大父他老人家设置东厂,分明就是要打压锦衣卫的势力。想必过了年,锦衣卫就要进行裁员了。护卫团此时掺和进去,不是往大父的枪口上撞吗?”
朱棣在这个节骨眼上设置东厂,绝对不是为了制衡锦衣卫。
朱棣是要彻底把锦衣卫的权力收回来,再平分给东厂与锦衣卫以达成双方各自力量均衡的场面。
这看似还是在搞平衡,但内在却是一次政治洗牌。
锦衣卫当中有一些人跟文官集团走的近,毕竟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不少锦衣卫既不是军户出身,也不是功臣之后。那些平民出身的锦衣卫虽说有忠于朱棣的理由,但也避免不了与文官集团相互之间的勾结。
朱棣就是要借机重组锦衣卫,剔除那些不忠于他的人将这些人的权力移交给东厂。
锦衣卫负责对外情报,东厂负责对内锄奸。
到时候两个特务机关的纯洁性得到了保证,业务水平也不会受到影响。
“速速叫人持孤的令牌,责令赵然约束护卫团成员。”
李蕙玉跟孙丽柔去陪着太子妃张氏准备过年的年货去了,朱瞻基无奈之下只能亲自出手了。
“就也先你去吧,再传令下去所有参与此等事件的人员全都按照条例惩处之!”
“是!”
而就在朱瞻基处理了护卫团人员之后,朱棣也出手了。
朱棣一口气斩杀、拘押锦衣卫成员数百人,并且责骂了赵王朱高燧令其整顿锦衣卫各级官员。
朱高燧这个年过的很忙,为了朱棣第三轮改革之前的最后一步棋朱高燧几天几夜的没合眼。
直到年关当日,朱高燧才盯着俩大黑圆圈去面见了朱棣。
朱棣看了朱高燧的奏报之后感觉很满意,告诉朱高燧先过年等年后就实施锦衣卫改组计划。
至此,朱棣权力道路上的最后一块绊脚石也被踢开了。
自朱棣登基以来,终于在永乐二十年的年关前成为了有史以来权力最大的皇帝。
现在的大明帝国,综合了两汉、明清、民国所有的国家机器集权政策。
又辅以下东西二洋计划,与高产农作物。
这也让朱棣的权力史无前例的集中了起来,一个雄心勃勃且富有韬略的集权皇帝将会干些什么大家也都猜到了一二。
新政,最激烈的新政。
征伐,最疯狂的拓土。
变革,最崭新的篇章。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一个朝阳帝国,一个激荡的时代。
朱棣,就站在这时代浪潮的风口浪尖上。
永乐二十年的新年,注定是不平凡的新年。
永乐二十年,也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朱瞻基看着大明帝国的全图,身边的那些附庸国全都标上了备注。
这些国家,将是大明帝国新政道路上第一波垫脚石。
朱瞻基能想象到,当朱棣要求他们开放国内市场的圣旨下达之时那些国家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能给大明帝国当狗,真是臣的荣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