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书口戏架(6更,打赏加更!)
要说起来,文章会难说是因为演员要在舞台塑造一个人物,明明不懂,偏偏还装懂,而且还得装得像,满嘴之乎者也的酸腐文人,真了假了的,都得让观众看出来,让观众认可了。
大保镖就不一样了,人物塑造就是一个极为困难的模式。
首先来说,前面大段的描述,包括后来有人托请保镖这一点儿,不能让观众觉得你这个角色什么都不会。
讲道理,一进入剧情,故事里面保镖找个什么都不会的人,那还保哪门子镖,疯了才请他呢。
越是看起来会,等到后面翻出底来,越能够衬托狼狈的感觉来。
这一点在郭德刚、于迁的大保镖之中就不太明显了,整体节奏下来,反差不强烈。
可以说观众一看就知道这个人不会武。
大保镖说起来,得是少马爷演得好,架势也好看,举止也合适,最后一翻底,效果就出来了。
韩九鑫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选择的大保镖表演模式,体现的就是一个会武术的人。
“很可惜,外国那差使我没应,我也知道我在文学想再进一步,很难。”
“就说生意不好就行了,摊煎饼和文学有什么关系。”
“其实我父亲从小就跟我说,文学不适合我,我应该练武!”
“哦,这么说您还是个练武的?”
韩九鑫哈哈大笑:“我是个武术家呀。”
他搞文学那会儿可也是这么说...
这就讲吧,自己打小儿是怎么学习文学的同时,兼顾家里面留下的武术课业...
韩九鑫处理的方式可以说是非常的大胆了。
之前也不是没有人说过文武双全这样的段子,但是中间的角色转变,都十分生硬。
韩九鑫并没有这样,他很圆滑的用了一段儿学武的经历,把观众慢慢引入到了下一个情景之中,与此同时,还保持着刚才那份假文人的劲头。
这就看出功夫来了,说可乐的东西把观众按在座位不让走,那是应该的,说不乐的东西,还能把观众按在座位,那就是演员的能耐了。
就叙述的这个过程中,后台演员们都听着呢,有一个人最为震撼。
那就是阎鹤祥,他听着这段儿,就感觉出来。
这两人不光拜师学了相声,他们还学评书呢。
这一听可真是,了不得,别看韩九鑫没有学过评书,但是讲故事的方式,有很多的地方,和评书的感觉是像的。
“要是有一天九鑫去学评书,恐怕师父都能吓到。”
“天生的说书苗子,有机会跟师父念叨念叨。”
圆的差不多了,韩九鑫开始说自己在外学武艺的事情了。
“到这个时候,我放弃了文学,打算练武,可有一节,练武不能自己教。”
李九椿挺好奇的:“你这是什么意思?”
“这跟说相声一样,自己的孩子下不去手管,就得让别人来教,比如说我是说相声的。”
“是。”
“那你要学相声,我就不能教你,当爸爸的没有教自己儿子的。”
“去,用不知道吗!”
或许是因为伦理哏的关系,让现场的气氛,逐渐开始回升。
刚才叙述的时候,大家都是老老实实听讲,每一个动身的,可也没有一个叫好儿起哄的,都乖乖的听着。
现在突然有这么一个宣泄的口子了,就好比是正期待着自己面前的人会用什么方法让自己发笑,结果突然间就被人挠了腰眼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