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凌给王海涛的空杯斟满米酒,王海涛很满意地颔首微笑。
“小苏,你想卖整版猴票的意思我懂,不过我劝你胃口不要太大。”王海涛说,“猴票价格已经到顶了,泡沫太大,当心赔在手里。”
王海涛铺垫猴票风险,等于给苏凌打了预防针,万一苏凌赔了钱,责任自负。
苏凌笑道:“没事,你告诉我有什么办法可以买到低价的猴票就行。”
王海涛虽是集邮界资深人士,他却无法预测猴票未来的价位。
而苏凌却对猴票未来的价格走势一清二楚。
他知道只要低价拿到猴票,创业资金就会迎刃而解。
“现在咱们这样的大城市,已经有了集邮热度,搞到整版猴票,难度不小。”王海涛徐徐道来:
“你可以去下面的县市跑一下,那些地方集邮比较滞后,肯定会有意外收获。”
苏凌的想法和王海涛一致,他也想去县市邮电局淘票。
关键是县市主管集邮的人都不认识,跑也是白跑。
“好主意,您这高招我咋就没想到呢。”苏凌说,“可县市邮电局,我一个人都不认识啊。”
“没关系,我给你介绍几个人,你去找他们。”王海涛说,“这几个人和我关系很铁,他们会帮你的。”
王海涛说了几个县市名称,以及那里管邮票人的姓名。
苏凌一一记在随身小本上。
“王哥,你给我写个条子吧,免得县市的朋友怀疑我打着你的旗号招摇撞骗。”苏凌得寸进尺,把小本子递给王海涛。
1983年通讯工具还很落后,大哥大手提电话都还没有开通,外出办事拿着单位介绍信,或位高权重者写的二指宽纸条,才会畅通无阻。
王海涛傲然一笑,颇有一种上档次的荣耀。
毕竟能写字条办事的人,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王海涛当即抽出夹克衫内兜插着的钢笔,在小本子上龙飞凤舞写道:
“各县市朋友:兹有苏凌同志为繁荣集邮事业,前往你县市(区)探讨集邮事宜,请接洽为盼。王海涛。”
那个年代,有点身份的人,随身都带着钢笔圆珠笔。
王海涛写完,默读一遍自己的墨宝,把小本子交给苏凌,说道:
“你去找他们,给他们看看我写的条子,提说我的名字就行,谁要有疑问,让他给我打电话。”
说完郑重其事把钢笔插进夹克衫内兜。
次日,苏凌带着自己所有积蓄,一大早赶到长途汽车站,搭上去县市的班车。
苏凌利索地打了个短平快时间差。
他拿着王海涛的亲笔墨宝,每到一个县市,就按图索骥,找王海涛介绍的人吃饭喝酒,附带送一张购物票。
有三个边远县市的邮电局根本没有开展集邮业务,一趟跑下来,竟然拿到了6个6.4元面值的整版票。
跑了十一个县市,苏凌带回30张整版的猴票,平均价低得惊人,竟然只有12元。
加上王海涛给他的那版猴票,苏凌手中现在有整整31套整版猴票。
这在前世,可是巨额财富啊。
前世整版猴票的拍卖价已经突破200万元。
也就是说,苏凌如果持有31套整版猴票,那他在下世纪二十年代,身家至少将达到6000万以上。
苏凌激动得握紧双拳,才勉强抑制住浑身颤抖。
但他很快冷静下来。
购置猴票是用来创业的,不是用来收藏,等待升值。
他必须把整版猴票转手卖掉,积累创业资金。
苏凌返回在汽车站下了车,直接买了第二天早晨去上海的车票。
回到家里,他把26套整版猴票锁在三屉桌中间最大的抽屉里,然后从单人床下翻出小时候学画用的画夹,把另外五套整版猴票平铺在画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