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门外等候的汤若望一直是很紧张的,就怕好不容易开创出来的局面,被突如其来的人给破坏了。
因此,当王承恩出来宣旨,说让他出宫去和刘伟超辩论时,他算是松了口气。
但是,那个刘伟超可以算是王承恩这边的人,而且刚才徐光启还有叛变的迹象,这让他又有点担心。
为了以防意外,他便提出,再多一些人见证辩论,理由也很好找,就是多一些博学之士见证的话,得到的结果也更能让人信服。
徐光启从他的话中,隐隐感觉到了对他的不满。想起一直以来的交往,不由得有点愧疚。
同时他也认为汤若望所说确实有道理,像天文学识这些东西,并不是看得见摸得着,一是一,二是二的东西,而是要求证,辩解的学识。
因此,徐光启便附和了汤若望的要求。
王承恩当然是不希望如此多事的,但是,徐光启的份量还是很重的。有了徐光启的附和,他就不得不慎重考虑。
而在崇祯三年这个时期,因为崇祯皇帝之前扩大化处置魏忠贤为首阉党的原因,内廷的太监都还比较谨慎,不敢得罪有权势的文官。因此,曹化淳做主,同意了汤若望提出的要求,并奏崇祯皇帝,定于三日后,就在礼部衙门辩论。
有兴趣的官员,或者在天文方面学识比较有名的官员,都可以去旁听,以作见证。
这个消息一传开,顿时就引起了整个京师的轰动。
不得不说,这个事情的话题性还是非常大的。
第一,这是中西之辩。至少汤若望是妥妥的西夷,而刘伟超,算是大明人,至少是东方人。
第二,对于华夏人来说,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是最厉害人的标志。天文这块,华夏人的观念被西夷所打碎。但是,如今却有大明人要在这一块天文领域和西夷去辩论,就有点类似要赢回一回合的意思在里面。对于那些不服西夷的人来说,就更是想看到刘伟超这边能赢。
于是,在京师的街头巷尾,茶馆酒楼,几乎都在议论这个事情,甚至都盖过了有关建虏的话题。
“你们听说没有,三天之后有一场热闹可以看了!”
“不是说在礼部衙门么?那可不是普通人能去的!这么大的盛事,要是能亲耳听到就好了!”
“也不知道这回是谁说得对?据说那洋和尚有很多饱学之士拥护的呢!”
“呀,那个刘伟超不知道是何许人也,以前都没听说过,可别丢我们大明的脸面啊!”
“你们不知道么?这个刘伟超也是有本事的,听说皇是赞同他的说法,因此才有了这次的辩论!”
“啊呀,那这么一来的话,刘伟超就更不能败了啊!”
“……”
在这议论纷纷声中,作为当事人之一的刘伟超,事先并不知情,但是,他却喜提偏离值。
等到傍晚时候,在外面逛够了的他,回到王承恩府的时候,已经又多了100偏离值,大头是王承恩贡献的,另外一些是徐光启和孙元化等人贡献的。
这让刘伟超的偏离值,一下便达到800偏离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