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戍边的士卒少年征发直到老来都回不了家,只能把最后一滴热血都撒在黄土高原之上。
而养在天子脚下百年未经战争的中央精锐禁军早就换了一批又一批,战斗力极度退化连根都烂透了,精锐之名早已名存实亡,存粹是一群浪费粮食充点门面的家伙
“回陛下,臣早年曾在王太尉手下充任都头,在收复河湟时因功被太尉赏识,推荐我入朝充任阁门,先帝驾崩后调任探事司。”
果然是上过战场的血性男儿!
“王太尉……”
这个名字一时之间让赵煦想不起来是谁,他倒是听过一个名叫王德用的大将,不过人家那是仁宗时期的枢密使。
想了好一会儿,赵煦才想到这人原来是神宗时的名将王韶!
王韶这人在宋朝“东华门外唱名者方是好男儿”的价值观下是一个特殊的异类。
读书人出身的他,和苏轼苏辙兄弟、程颐、郑雍等人是同榜进士,但在考取制科失败后游历陕西,走上了和他同榜们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
神宗皇帝登基之后,他凭借着在西北多年考察的经历,上奏了赫赫有名的《平戎策》,目标直指西夏,收复大宋故土。
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下,王韶以文换武作边帅,统领宋军开疆拓土,十年间不光攻取西夏大片土地,还降服青唐,拓地两千余里,史称“熙河开边”。
这样的战绩是自高梁河车神宋太宗驾驴车跑路以后从未有过的,让神宗皇帝狠狠刷了一波武功战绩。
可惜的是王韶在晚年和王安石、神宗之间生了嫌隙,这位名将最后郁郁而终。
可能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刘安在仕途上才十分坎坷,以至于近二十年来才从阁门使做到探事司指挥使的位置。
不然按照正常的程序,有关系的低级武官到阁门司做几年三班使臣,刷一波履历,放出去立马就能混个营指挥使。
这不禁让赵煦有些痛惜,这些年到底有多少有真材实料的人才就此埋没了?
因为,像王韶这样的名将可不是随时都能遇到的,而只要遇到了,那么在他周围一定会涌现出一批能征惯战的将军。
就像李云龙说的:英雄或是优秀军人的出现,往往是由集体形式出现,而不是由个体形式出现。理由很简单,他们受到同样传统的影响。养成了同样的性格与气质。
不过好在至少在他的身边还有一个刘安,能够被王韶赏识这一点已经胜过他事先准备的任何测试。
赵煦站起身,喝道:“刘安听旨!”
“臣在!”
“即日起,朕命你为皇城司勾当官、加崇义副使,统领整个皇城司!”
“臣……谢陛下隆恩!”刘安愣了片刻。
尽管心中猜测官家今日召见自己是赏识自己,但没想到官家居然给自己升了这么大的官!
从一个从九品的三班奉职直接升到了从七品的崇仪副使!
赵煦很满意刘安的失神,像崇仪副使这样从七品衔的武官在边关都是手下兵马少则数千,多则上万的一州统帅,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相信刘安的忠诚度会直接刷满。
“稍后朕会让人下发诏书,接下来朕要和你谈谈今后皇城司的一些改动。”
皇城司是直属天子的亲军,因此赵煦破格升迁刘安的诏书可以不经过政事堂直接下发,倒是省去了一些阻力因素。
“朕打算重新规划皇城司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