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立见宗泽读的快,于是又抽出时间用棍子在泥地里划着,让宗泽看他写字的笔画。 见太爷天天在地上教自己的认字,宗泽本想要试试写的,但陈汉立不允许。一是怕他的年纪太小了,手腕无力;二是,这毕竟不是正经的纸笔,一开始没练好,怕走了歪路。 于是,陈宗泽就这样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将‘三百千’读完认完了。 看到宗泽以如此快的速度就将这三本书读完,陈茂立心中只嘀咕,莫非,陈家真要出个神童? 殊不知,这还是宗泽特意压过的进度,要不是怕吓着他们,他都想七天就学会这三本书的。 见到宗泽如此聪慧,陈茂立也认真以待;又想办法借了一本书过来,这本书里还有好些个字他都不大认识。为此,陈茂立还特意去包道士家请教了一下,这本书是包道士的老祖宗写的,没道理他不认识。 包道士看到这本书后,还真不好推脱,于是,只得勉力教了一下。 陈宗泽看到这本书,好嘛,《道德经》都出来了。那就读吧,很快,又是一个月不到,又背的滚瓜烂熟。 这下,陈茂立真是教不了了。于是,找了个大晴天,提了一包点心带着陈宗泽回家来了。 时值冬日,陈家服徭役的男人们也都回来了。都在院子里忙着呢,打草鞋的打草鞋,做棕袜的做棕袜。 女人们也没闲着,都在打棕壳晒棕壳,这可是山里农家人必备的东西。 将魔芋烧熟捣烂,调成浆糊;然后,一层旧布一层浆糊,再加一层棕绒,糊好后晒干用来做鞋底。 冬日农闲时,女人们将棕壳按鞋样子大小裁好,外面再蒙上一层布;就围着火炉一边纳鞋底,一边带孩子闲聊,一举两得。 见族长来,众人赶紧笑着迎上来。 陈忠运见宗泽被族长亲送回来,还以为他犯错了;给族长打过招呼后,就瞪着眼走过来对着陈宗泽喝道:“你这小子,是不是惹太爷生气了,看老子不揭了你的皮。” 见陈忠运误会了,陈茂立赶紧解释道:“你们可别着急,今天我带他回来,是想跟你们说,宗泽啊,实在聪慧过人。短短两月,我教得都学会了。我是真不能再教了,再教下去真是误人子弟了。” 陈忠运听到族长这样说,方放下心去,原来是儿子聪明过人,这是好事。 听到有人夸自己孙子,陈二婆高兴的嘴巴都合不拢,赶紧请族长进屋坐。 陈茂立答应着,又将手中的点心递给她后,说道:“今天太阳好,我就在这院子里坐坐就行了,天气好,晒着舒坦。” 陈二婆也觉得这个天气在院子里坐着也挺好,于是也不再坚持。 于是,陈二婆转头喊到:“老二家的,赶紧去打几个糖水蛋过来。” 包氏一边答应着去了,一边在心里嘀咕,又是为了老五家的事儿耗了家里的好东西。 刚才见族长拉着山娃回来,还道是这小子犯错了,正准备冷嘲热讽一阵的,谁知道竟然是来夸他来着的。哼,有啥子了不起,我刚儿可比山娃子强多了。 不过,包氏也只敢在背后嘀咕下,要是她敢漏点痕迹出来,婆婆能喷死她。 陈茂立客气的接过糖水蛋,吃完后抹干净嘴对陈汉鼎说道:“你们家宗泽真是读书的料子啊,你可得好好的将他送出来才是。” 听了族长的话,陈家众人心思各异。 陈忠运林淑芳当然是希望自家这个聪慧的儿子能学有所成。 陈汉鼎陈二婆老两口,听到这么多人都在夸自家这个小孙子聪明,当然也是希望这个小孙子能读出来,给他陈家光宗耀祖。 但是,这花销太大了,光一个蒙童开学就要给先生教那么多钱;还不算书费还有笔墨纸砚啥的,这些东西都贵的吓死人哪。 他们不光是宗泽的爷奶,也是这一大家子的掌权人;可不能轻易的就将家财用在一个孙子那里。这一大家子都要吃饭活命呢。 因此,陈汉鼎老两口听了陈茂立的话,也只笑了笑,就将话茬开了去。 陈茂立知道他家的情况,说完了也不勉强,毕竟这是人家的家事,自己尽本分将话传到就行了。 陈茂立走后,陈家人的心思仍然不定。 四伯母孟氏正在跟老四陈忠明嘀咕道:“哼,读书?这年头饭都吃不饱,还去读书?我跟你说啊,娘如果答应了让山娃子去读书,我可是要闹着分家的啊。凭什么要我们出力,人家享福呢。” 老四陈忠明听了瓮声瓮气的吱唔了两声没说话,孟氏一看就知道他心里必然也是不痛快的。 就连一向比较宽厚的大伯母王氏,也担忧的跟老大陈忠耀说道:“你说,娘他们不会真让山娃去读书吧。不是我这个做老大的舍不得,实在是这读书花销太大了,年年月月都要钱。我们树娃儿马上也要说亲了,这实在是拿不出钱去供啊。要不,你去跟娘说下,这山娃儿读书的事就算了吧。我们穷家小户的,能识几个字也就了不得了,再读下去也没必要啊。” 老大陈忠耀听了,沉默了一阵子,对王氏道:“这事儿你别管了,看娘他们安排吧。他们说要送就送,不送就不送,我们做小辈的听到就好。” 王氏知道他一向孝顺,说多了也没用,也就不再言传。 陈汉鼎老两口也在说着这事,自家孙娃儿聪明那真是好事,但是就这花销让人受不了哇。 老两口正在那儿商量着呢,陈忠运来了。 他没从宗泽的聪明上讲,而是从宗泽科举成了秀才后,可以免徭役赋税上去说。 老两口被说动了,答应明天去打听下,看看那磨沟口的曹先生是咋个收学费的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