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苏华阳惊呼出声。 眼前的这个背影她不知看过多少遍,苏华阳早就烂熟于心。说句不孝顺的话,她上辈子跟在老师身边学习的时间都比在她爸身边的久,是以哪怕面前的这个是略微年轻一点的版本,苏华阳还是在第一眼就认了出来。 前面正走着的中年男子好奇地转头,看到后面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之后,倒也没怎么在意,转过身去继续往前走了。苏华阳急得迈步上前,又叫了一声,“莫老师。” 莫怀这才确定,眼前这个娇滴滴的小姑娘是在叫自己。 “小姑娘,你认识我?”莫怀很好奇。在这偌大的京城里,认识他这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的没有几个,更别提还是一个这样年轻的小姑娘了。 苏华阳这才反应了过来,自己刚刚的行为有多毛躁,但是许久未见老师的欣喜让她克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嘴巴代替脑子先做了决定。 “那个,那个……”苏华阳脑子努力转了几圈,突然闪过一道亮光,急中生智道:“我看过您做编剧的《春风沉醉》,我觉得这部电影太棒了。” 《春风沉醉》在今年初的卡纳电影节拿了金奖,也算是在国内引起了一阵轰动,苏华阳这么说,倒也不算错。只是她没想到,她这一番说辞,反倒让莫怀怀疑起了她。 《春风沉醉》这个本子其实并不是莫怀单独完成的,而且这部电影在国外虽说成功,国内却没有引起太大的水花,就是有,也大都集中在了导演和主演的身上,他一个编剧,还只是编剧之一,居然会被人注意到?而且还是一个这么小的小姑娘? 莫怀也算是圈子里的人,杂七杂八的事情也见识过不少,若不是苏华阳这会儿的年纪实在是太小,莫怀都要怀疑她是不是有什么谋算了。 苏华阳跟着莫怀学习那么久,对他还是非常了解的,一看这架势,就知道他肯定是怀疑自己了。也是,自己这么没头没尾的,不让人怀疑才奇怪呢。不过也没关系,《春风沉醉》这部片子她当年看过十遍以上,各种类型的作业都轮番交过,尤其是里面莫怀负责的部分,她更是了如指掌。 “不过我年纪小,也没看出太多的门道来,只是觉得春风送九儿的那一段……“甭管是写作还是说话,欲扬先抑都是个好方式,先把自己给贬低一通,后头说的话,才更有效果不是。 文人嘛,多多少少都有点毛病,要说原先莫怀在苏华阳身上打了个“嫌疑”的标签,现在这个标签就被撕扯了下来,换成了“知己”。 “哎呀!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看得如此深远,这么有天赋,真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莫怀满心感慨道。 厚脸皮的借鉴了自己八年后作业的某人心里难得生出了几分名叫“羞耻”的情绪,虽说她现在说的也都是自己一点一点的琢磨出来的,并不存在抄袭现象,但是这是二十一岁的自己说出来的呀,现在顶着一张十四岁的脸扮小天才,她还真有点吃不消。 之前苏华阳磨着闹着想要跟华芸来京城,其实心里也有过几丝幻想,会不会在京城遇到老师。但是这种事,想想就知道不可能,京城这么大呢,老师现在还没有被国戏聘用,也没有去国大兼职,说不定在哪个犄角旮旯里头呆着呢。毕竟老师真正成为圈内外人人都尊称的“莫老师”,都是苏华阳大四那会儿的事情了。 可以说,她这位老师,前半生就是典型的怀才不遇,到了快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了,运数才开始好转,原先手里攒着的本子慢慢拍了不少,名声也才响亮了起来。 苏华阳当年之所以会认识莫怀,还是因为她大三那年国大请了莫怀来给他们上公共选修课。苏华阳对这个挺感兴趣的,于是就选了这门课。接连交了几次作业之后,莫怀也动了爱才之心,零零散散地推荐了苏华阳不少书不说,还让她动手写了些东西,自己还特意给她修改了。 不过等到苏华阳确定从国大毕业转去国戏读研究生,都是她大四上学期快结束的时候了。莫怀已经成了圈里有名的编剧,收入十分可观,他确信小徒弟跟着自己混这行不会饿死了,这才敢让她去国戏接着读研。不然好好一个国大毕业生,本校读研不好嘛,干嘛苦兮兮的去国戏呢,又不是读表演的。 然而老师动动嘴,苏华阳苦成狗。一个全心全意准备毕业论文,秋招已经到手的准工作狗,又开始全情投入到考研大业里。那几个月受的罪,让苏华阳觉得高三都是天堂。 按照莫怀当年的话,“你也就有几分灵性,其他也没什么,只是埋没在别的地方,有那么一点可惜,反正现在这行也能挣钱,就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莫怀说得轻巧,但是苏华阳心里清清楚楚,她一个半路出家的,若不是前头顶着老师,年纪又轻,能有多少片方敢信她,敢用她的本子,她之所以从进行就相对顺利,没有太多波折,都是托得老师的福。 当然了,这里头,跟苏华阳自己研究生三年吃了那么多的苦也是分不开的。 莫怀坚持,与其日后让制片人导演来骂她,还不如先给他骂个够。只是那个时候也不单单是苏华阳,工作室里一开始的几个小伙伴几乎人人都被骂得狗血淋头,这骂啊骂的,大家也就慢慢习惯了。等到自己真正开始单独写本子,独立面对片方,而不是有老师顶在前面的时候,他们才又感激起老师来。 当初被骂得有多惨,现在就有多得意,人生的付出与得到,大抵都是如此。 苏华阳被莫怀夸得有点不好意思,扯开了话题道:“那莫老师,这两年怎么都没看到您的新作品。” 莫怀自嘲地笑了笑,许是面前这个女孩子他从未见过的缘故,而且说话的口音之中还带着几分江南地区的软糯,一听就不是北方人,让莫怀的心防也更低了一层。 “写啊,怎么没写呢,但是人家嫌弃我的本子没有大格局,没意思呢。”对于这一点,莫怀也没办法。行业现在的趋势就是这样,他一个小小的蚂蚁,也妄图撼树不成嘛。 “但是那些都不好看啊。”苏华阳毫不客气地吐槽了一句。 而且她这话绝对不是她的个人偏颇,根本就是全国人民一致的想法嘛。 这两年不少大导不知道是受了什么刺激,纷纷追求起了大格局,大场面,排个兵布个阵要列成横平竖直堪比阅兵的架势不说,就连摆个花都必须摆成强迫症看了都满意。 是,规模惊人了,气势宏大了,格局辉煌了,那么,剧情呢? 并不知道。 一场电影看完,大家的吐槽点可以各种各样。演员的衣服啦,背景的花啦,别扭死人的台词啦,反正就是没有讨论剧情如何的。原因很简单,看完之后,很多人除了一声冷漠的“哦”之外,并不会有什么太多的感触。 哦,就这样吧,打发打发时间而已,还想怎么样呢。 面对这样的窘境,谁都没办法,更别提莫怀了。 但是一部又一部所谓的大制作对莫怀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因为莫怀一向是一个“从小见大”的编剧,他当年之所以会觉得苏华阳好,并不是因为苏华阳跟他一样,擅长“以小见大”,正相反,苏华阳虽然是个女孩子,写出来的本子却带着几分恢弘之感,这才让莫怀起了爱才之心,将她收入了门墙,想要将这块原石,雕琢成美玉。 至于说这块美玉到底有没有成才? 苏华阳觉得特别委屈,她头一两年接的都是网剧,反响固然好,可她也有一颗写正剧的心啊。好不容易千辛万苦,推翻无数次之后写好了《大唐盛世》,也选到了理想的演员,但是还没拍完呢,她就回来了呀! 到底有没有成功呢? 大概鬼知道吧。 苏华阳说这话的声音不大,却也足以让莫怀听得清清楚楚,他听了之后不由大笑道:“哈哈哈哈哈,皇帝的新装到现在,我才终于看到一个说实话的小孩子啊。” 可不就是,好看吗?不好看啊! “那老师,您的本子为什么不拍?我觉得您写的肯定比他们的有意思。”苏华阳努力装出一副外行人的样子问道。 对上苏华阳清透澄澈的眼睛,原本想随意忽悠她两句的莫怀下意识说了句心里话,“没钱啊,没钱怎么拍呢。” “那老师您写了什么,能告诉我吗?” 一文钱尚能逼死英雄汉呢。再怎么小成本的电影,两三百万总是要的。这笔钱对于日后的莫怀来说算不得什么,对于现在的莫怀,当真可说是天价了。 “也没什么意思,算是个黑色喜剧吧。” 苏华阳的心跳立刻就乱了。 黑,黑色喜剧? 难道是老师当年一战成名的《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