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军五校分别为: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和射声。
其中步兵驻扎于城郊上林苑、长水驻扎于长水和宣曲,而屯骑、越骑和射声都驻扎于城北,分别掌管重骑、轻骑及羽林军中弓箭手。
翌日一早,两骑快马出了侍御史府沿着开阳大道一路北行,过永和里、步广里、永安宫,约莫行了两刻钟,将近北门太仓和武库,只见一排院墙、司衙一字排开,白墙朱门,门口两旁侍卫腰胯钢刀,斜背箭壶,背跨长弓巍巍然站立两侧。
这里就是北军射声所在地了。
下得马来,就见司衙正中一块牌匾,上面赫然写着几个大字:大汉北军射声营。
二人未及入营,就听见门内一声吆喝。
“可是军司马王黎王德玉、军候赵云赵子龙?”一书吏已从门内快步抢了出来,拱手问道。
“正是王某及子龙兄弟!”
那书吏急忙抢过二人手中的马缰,脸上堆满笑容,说道:“久仰大人英明!日前大人与纪灵那厮德阳殿一战早已流传开来,我营将士尽皆仰慕不已,特别是那以箭射箭之术,光是听听就已经让将士们热血沸腾。”
我兄弟二人抢人饭碗,不招人记恨就不错了,还仰慕不已?
王黎翻了一个白眼,问道:“校尉大人可在?”
“在,在!”
书吏忙不迭的带着二人走进司衙中,却见司衙案桌两侧已经跪坐着五六人,俱皆满脸横肉,桀骜不驯。当中一人高居司衙正中,鼻梁高挺,颇是精神,正是射声校尉马日磾。
马日磾,字翁叔,扶风茂陵人氏,东汉经学大师马融族孙。年轻时继承马融经学,以才学入仕。曾先后担任谏议大夫,光禄大夫,并与蔡邕、卢植等人东观典校官藏的《五经》记传,参与续写《东观汉记》等。光和五年,拜射声校尉至今。
见马日磾笑盈盈的看着二人,王黎、赵云双双抱拳喝道:“末将拜见校尉大人!”
马日磾摇了摇手,指了指两侧的空位,说道:“德玉,你等先行坐下,老夫给你介绍一下。”
待二人坐下,马日磾才将在座众人与王黎介绍了一番,原来却是射声第一曲、第三曲及第四曲军候、各屯屯长以及射声营书吏等。
马日磾敲了敲案桌,继续介绍道:“德玉,我射声主领宿卫兵、羽林军。其中包括士兵、书吏、杂吏在内共九百余人,分为四个曲,每曲两百余人,两个屯长,每个屯长下辖两个队率。
军司马主要负责协助老夫掌管将士的御射、骑驰、战阵、都试及武器、铠甲、粮食及马匹等一应军需。而我射声驻扎于京都,不但执掌镇守南宫北宫诸门事宜,更要协助执金吾、屯骑、越骑等防守及整治京畿重地。”
见王黎点头应是,马日磾豁然站起,一把拔出腰刀,一刀劈在案桌上,案桌应声而落,喝道:“我命令:自即日起,王黎为我射声军司马,执掌军中一应大小军务,但有不从者,军法从事!”
“诺!”
……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时间如梭,光阴似电,眨眼间已至光和七年元宵节。一轮明月挂在半空,将京城的照的一片皎洁。
吃过夜宵,王黎携皇甫灵儿、至儿和赵云等人前往夜市。
元宵,即“上元的夜晚”。元宵之夜,大街小巷人来人往,张灯结彩,人们猜灯谜,赏灯,吃元宵,历来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虽然明月已爬上树梢,散发出明晃晃的光芒,可是又怎能掩盖的住这灯市的光辉?整个开阳大道两侧俱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各式各样的花灯,好不热闹。
但见:
鲤鱼灯,蜻蜓灯,饿虎灯,杏花灯,荷花灯,玉树灯,琳琅满目,熠熠生辉。一盏盏灯,如鲤鱼婉转,蜻蜓低飞,猛虎聚谷啸群山;一排排火,若杏花绽放,荷花含苞,玉树探枝耀光华。
“其实,在先秦时期,并没有上元一说。”皇甫灵儿见王黎看着两旁的灯会一个劲发呆,解释道,“这元宵节原本起源于先孝文帝时期,先孝文帝平定‘诸吕之乱’后,有感太平盛世不易,因此特许每年正月十五为全国节日,普天同庆,这才有了这元宵佳节。”
赵云点了点头,接下话题说道:“后来先明帝因推崇佛事,遣人前往天竺,并迎回竺法兰、摄摩腾二位法师,新建白马寺讲经开坛,每逢上元之日,更是沐浴礼佛,燃灯示敬。后来传到民间,便有了这元宵佳节灯会一事。”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自古以来,我炎黄民族都是上行下效,一味跟风,如若朝局风向有一丝不当,前赴后继的跟从,于国于家自然并无益处。”
见赵云若有所思,王黎正待细说,却见灵儿眼神中闪过一丝责怪和希冀,笑道:“所幸这上元灯节还不错,文帝仁心,造就了个举国欢腾。”
“不说这个了,我们去猜猜灯谜!”
王黎指了指路旁的彩灯笑道,灵儿和至儿早已雀跃般飞向路旁。
“世兄,你来看看这个灯谜!”
王黎尚未靠近,灵儿已顺了一盏鲤鱼灯过来,那灯上挂着一张白纸,纸上写着一道谜面:广寒宫上度重阳。
广寒宫上度重阳?王黎略一思索,已胸有成竹,提起一旁的毛笔在那谜面下写下一个大字:胃。
“原来如此!”
“广寒宫乃月也,重阳为双日,双日并于月上,谓之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