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0年,距离黄巾起义尚有四年。
公孙续重生东汉已过三年,在这三年里,尤其是两岁之后,公孙续给公孙瓒一家所带来的冲击前所未有,同时,也将公孙瓒本就不凡的枭雄之心激发的淋漓尽致。
两岁之后,公孙续展现出好学志向,侯老太守大喜,亲自教导公孙续识字学文。公孙续超强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曾一度让侯老太守怀疑人生,差点相信坊间所传,公孙续为天神转世,所以生而不凡。不过习惯之后,兴奋异常,更加用心教导。
当时公孙瓒虽然也大喜过望,但过后心中依旧有点小失落,他是武将,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继承自己的志愿,靠实力打出一片天下。
尤其是涿郡靠近乌桓和鲜卑,这些异族穷凶极恶,单靠学识,是无法降服和驾驭这些异族的。但很快,公孙瓒就发现了公孙续让他更为惊喜的地方,那就是公孙续天生神力,并且对武学拥有超乎常人的敏锐,所传授招式几乎一遍即会,虽然年纪过小体现不出杀伤力,却也颇具威势。
但同样,这也让公孙瓒忧愁万分,公孙瓒的武器为马槊,是这个时代骑兵最常用的武器,北方善马,公孙瓒希望公孙续也能喜欢马槊。但是,在传授公孙续马槊武艺之时,公孙瓒发现公孙续并不是很喜欢马槊,而县内,甚至是涿郡内的其他将领,武艺尚不如自己,完全没有教授公孙续的资格。于是,公孙瓒开始为给公孙续找师傅而发愁。
公孙瓒犯愁,但公孙续却丝毫不愁,这段时间,他已经通过身边的人了解到,在这东汉末年,真有童渊此人,虽觉与真实历史不符,但他也不想去较真,毕竟,连他自己穿越这种更为离谱的事情都发生了。
而自从知道有童渊此人后,公孙续便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想要拜师童渊的想法。童渊三弟子,张任、张绣、赵云,各个不凡,尤其是赵云,名动三国,一身是胆,自吕奉先之后,几乎无人可敌。可见,童渊教徒弟的能力绝对不差,自己今生如此好的身体天赋,必须找个名师调教。
另外,此时,童渊的三徒弟,也就是每个穿越三国的人都想收取的忠肝义胆赵云赵子龙,算算年龄应该尚在膝下习武,如果此时公孙续拜入其门下,近水楼台,还有其他人收服赵子龙的机会吗?
于是,在公孙瓒再一次感叹何人可为子师时,公孙续适时的跳了出来。
“枪神童渊?好是好,可人家鼎鼎大名,名震天下,岂是你父亲我区区一县令所能够请动的?你还是放弃吧!”公孙瓒听到童渊之名后,心中一动,但随即一阵黯然,在他眼中,拜师童渊,难于上青天。
“请?父亲差矣!似此等人物,岂能靠三言两语而请动的?以孩儿之意,欲亲往常山拜之为师!”,公孙续稚嫩的小脸上挂着与年龄不符的严肃,但眼神中,却透露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那并不是属于一个三岁孩童的坚毅,可惜,公孙瓒并未发现。也许,就算发现,公孙瓒也未必会在意,这么长时间,公孙一家已经习惯了公孙续的妖孽。
“胡闹!你年不多三岁,稚儿一个,怎可远行!”公孙瓒愤然制止。
被拒绝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所以公孙续丝毫不在意,神色不变,平静反驳,声音稚嫩,但言语庄重,“男儿生来便应安社稷、立功名,岂可为区区小难所阻?”
“吾闻父亲幼时因祖母受族中轻视而奋发图强,后又得外祖父赏识,勤耕谦恭,好学知进,又忠义双全,因护送刘太守而举孝廉,征乌桓,讨鲜卑,数次置之死地而后生,因功而迁任县令!”
或是公孙续稚嫩的声音说出如此一番极具见解的话颇具感染力,或是勾起了公孙瓒的回忆,公孙瓒愣愣看着公孙续,眼中目光涣散,精神恍惚,若有所思。见公孙瓒陷入回忆,公孙续端着严肃的小脸,继续鼓动,“吾虽年幼,但亦向往父亲之功名,而吾公孙家,既非世家,亦非望族,并不能保孩儿锦绣前程,既如此,孩儿又怎可效仿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况今日儿为拜师而行,非如父般率军讨敌,不过初次离家,并无性命之忧,又有何不可?”
公孙续知道这一番言语可能有些过了,不像是三岁孩童能说出的话,即使是神童也较为牵强。但为了能拜师童渊,近水楼台得赵云,公孙续也顾不得其他了。
“涿县至常山,不过四百余里,快马半日可达,沿途又无流匪亡命之徒,路途平安,父有何担心?”
“况父为涿县令,手下又岂无能人?遣三五心腹之人,沿途护送孩儿入常山,平安即回,有何不可!”
公孙瓒双眼瞳孔逐渐凝聚,由呆滞变得炯炯有神,惊愕,惊奇以及惊喜的看着公孙续,其目光,如同饿狼看羔羊,饿汉望美食,令公孙续心中发毛。公孙瓒自然不知公孙续心中感受,神情激动,身子微抖,突然间猛地伸出双手,抓住公孙续的双肩,一双大手几乎将公孙续的小肩膀包了起来,神情激动道,“吾儿,此番话何人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