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俯身捡起地上长铍,那些长铍弯腰把指着长铍的刃首指给李孟羲看,关羽教的分外认真,李孟羲仔细听着。
第三个刃部占了长度四分之一长,刃首比环首刀还要宽,就像是一把细剑和长柄的结合体一样的长兵。
“此为步槊,刃长两尺有半,劈刺皆可,若造此槊,耗费贵矣。且槊首沉重,槊身粗壮,非精锐不能用之。”
李孟羲恍然,原来,槊还有步兵用的啊。
这玩意儿,刃长的跟剑一样,刺击和劈砍都很猛,岂不就等同唐陌刀,步槊结阵,连劈带刺,岂不人马俱碎。
第四柄,刃首有尺长的锥子四棱形的刃,刃首尾部,有窄细的长横格,关羽丢下步槊,捡起第四把兵刃,“此为铁铩,比枪多了横格,以此横格,可架击敌军兵刃。”
第五个,长柄斧,李孟羲倒是没说错。
关羽说是铁钺。
钺就是斧头。
长兵第六,此朱红色的木棍,棍头包覆黄铜,“此为铜殳,为钝兵,用法以砸劈为主。”
李孟羲尴尬,原来,这玩意儿,竟然叫殳,李孟羲大致明白过来,殳这种兵器,用法和长柄锤类似,但是,处于锤棍之间,不像锤那么重心靠前,也不像棍那么伤害乏力。比锤好控制,比棍伤害高。
都说,锤棍之将,不可力敌。
因为要使用锤棍两器,本身就需要力量,所以锤棍之将,必然是力大之辈,敌人明知道力气大,就不要傻乎乎的去跟人家比拼力气了。所以说,锤棍之将,不可力敌。
殳这种兵器,可以归属入锤棍一类的钝器。
李孟羲突然想到,既然都是棍棒类兵器,宋开国之主赵匡胤,一条盘龙棍,打下四百军州。
盘龙棍也有不错的实战作用的,尤擅破甲。
只是因为现在,还不怎么了解真实战争,李孟羲便把想法压到心底,决定待时机成熟,试试盘龙棍好不好用。
长兵第八,是戈。李孟羲没认错。
长兵第九,为三个戈刃连一排的长戈,“此为三援戈,并排三副戈刃,以此戈钩挂敌军,强于单戈。此步战之兵。”
原来,三个戈刃,叫三援戈,李孟羲又学到了。
在现在李孟羲不怎么了解古代战争的情况下,以李孟羲有限的见识,他认为,三援戈这种兵器,戈首比普通戈重的多,而且,看起来柄也长的多,使用起来并不灵活,应该是,阵战之时,挥着朝敌阵钩挂之用的。
一个戈刃,钩挂不住,三个刃,一送一拉,直接把敌军挂死。
戈兵最后一把,李孟羲看起来像长柄登山斧那把,“此为雄戟,份量沉重,利于劈砍,于猛士用来,一戟可凿破敌盾。”
而后,长兵的青龙戟什么的,李孟羲倒是没说错。
短兵之中,唯一让李孟羲陌生的那把,形如一个十字,但是少了一边的戈,“此为手戟,又称卜字飞戟。可手持,亦飞掷出伤人。”关羽说到
李孟羲一听,眼睛亮了,我天,这玩意儿,飞镖的吗。
想到三国之中,典韦那个猛人,就擅使双铁戟,更有小戟十数把以伤人,难道,典韦的飞戟,就是这卜字飞戟不成?
名为卜字飞戟,李孟羲一联想,可不吗,这戟的外形,就是一个卜字,把卜字那一撇掰直就是了。
原来,卜字飞戟这玩意儿,能手格投掷两用,神奇了。
若非场合不对,李孟羲都忍不住拿飞戟飞两圈去了。
诸般兵器,关羽一一教给李孟羲,末了,关羽笑问,“羲儿,这众多兵器,你愿学哪个?”
李孟羲愣了下,然后反应过来,关羽是想教自己武艺来的。
李孟羲大喜,地上这一堆兵器,论颜值,李孟羲觉得单刃青龙戟最帅,而且吧,代表三国武力值巅峰的兵器,也是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