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段时间,祝陶连土地增肥剂都已经“失败”出来了,这一研究成果又让祝陶在研究院的地位高了一层,让所有研究员都知道,祝陶是个有真本事的小孩了。
可想而知,祝陶贴了梁光冷屁股多久了。
“梁老师之前不了解我,有些误解也很正常,这不是梁老师的错,是我做的还不够好。”
靠,祝陶觉得自己可真是把绿茶技能给修炼出来了,居然还能说出这么茶里茶气的话,长进了、真的长进了。
梁光果然觉得更不好意思了,他比祝陶年长这么多,做人竟然还没有祝陶这么通透。
看来院长说的对,无论是什么时代,社会前进的历史还是需要让年轻人来推动,他们这些被大浪淘沙的老人们,最后还是得把舞台让位给年轻人。
“之后你每天早上到院长办公室来,我给你上课。”
在第三方的地盘,也可以杜绝很多没有必要的猜忌和麻烦。祝陶懂这个道理,她更懂的是,自己终于撬动梁光这个又臭又硬的石头了!
太令人激动了!
如果不是考虑到梁光本人还在场,她肯定要原地蹦起来心中高歌一曲来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的——就跟祝宝枝高兴的时候一样。
送走了梁光,祝陶美滋滋地把他带给自己的两个鸡蛋带到了空间,快快乐乐地给自己做了两张鸡蛋煎饼,心情好得不像话。
好到她看到堆积库存的粮食的水果,也觉得眉清目秀了起来。
所以第二早,她起了个大早二话不说就直接带上了自己的纸笔跑到了院长办公室,如痴如醉地吸收起了梁光讲的知识——笑死,根本听不懂。
梁光其实更偏向是实验经验型的研究员,他掌握的理论知识基本都是在自己的实验中不断牢固的。也就是说,他给祝陶讲课的时候,也没有完全按照一般书本上讲解理论知识的顺序来讲解。
别看祝陶看着好像是个野生派搞研究的,但她的学习是很学院派很传统的那种。不说上辈子在学校里读了多少年的书,就是当初研究化肥的时候,她也是在空间看成文书自学的。
也就是说,其实所有的只是在祝陶这里首先应该是一个体系,然后才会上升到内容这部分。
而现在梁光是直接把内容给了祝陶,要祝陶自己形成体系。
其实这也不难,就按照梁光做的那样,也自己亲手实验一番,然后就可以在实践当中抽茧剥丝,把基础一个一个填充到现在现有的知识点当中。
但这的确是梁光在讲的过程中祝陶无法做到的。
祝陶没有办法,问梁光,“梁老师,你这边有没有比较基础的书籍,我觉得我得先了解一番,这样才能跟上你的节奏。”
是的,祝陶就是这么自信,只需要有一本书,她就相信自己迟早能跟上梁光的步伐——
谁让她有空间这个作弊器呢?
到时候直接跑到空间里悬梁刺股学习,还怕自己会学不会吗?
梁光一旦抛去偏见之后,那是看祝陶是怎么看都很顺眼。比如说这次祝陶要求给一本书让她自学,他就认为这年轻人很不错,对学习很有自己的节奏,也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愧是自学能学进研究院的人。
所以他很好说话地给了祝陶一本书,还嘱咐,“我们研究院虽然可以藏书,但也很低调,你平时也不要太高调,离开了研究院之后就不要拿出来看了。”
祝陶点点头,知道事情的利害之处——她经过第一次被祝宝枝提醒了之后,就一直都很谨慎,哪怕是在研究院这种随处可以看到书本的地方也会放松警惕,现在更是。
她准备拿到书就放进空间。
农学其实在广义上的定义范围很广,不仅仅只是作物、还有环境、作物经济、畜牧、林业等等都可以归类为农学,而这些学科有的时候也是互相贯通的。
当然,无论是梁光还是祝陶的学习目标,都是专精于作物。
就是祝陶拿到了书之后,看都看了,就连着这些内容也一起看了,之后更是明白什么叫“融会贯通”,对作物生长以及粮食产量规律了解得更是透彻了一些。
多亏了她有【过目不忘】这个金手指,不然这么多内容,她还真的融会不起来呢。
祝陶这边在不断补充着基础知识,而时间也在飞速流逝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