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秋,北京。
铃……
下午最后一堂课,下课铃声已经响起,班主任还在黑板上奋笔疾书,学生们习以为常,依旧跟着做笔记,直到班主任终于讲完课,终于宣布,“下课!”
大家急匆匆奔出教室,许迎迎不甘落后,一路小跑奔向卫生间,又在走廊里的橱窗前停下脚步。
已围了不少人,她挤到前面,开学摸底考前一百排名出来了,她迅速找到自己的名字——文科班第六十七名,又看看最上面,看着理科班自高二以来雷打不动的那个名字,她抿抿嘴,转身挤出包围圈,继续向卫生间跑去。
卫生间里已人满为患,就耽误这么会儿工夫,她已排到后面,待到终于轮到自己,进入隔间刚锁好门,只听旁边隔间也是一阵落锁声,紧接着是一声压抑的哭泣,随后越来越低,变成呜咽,声音的主人在极力克制与掩饰。
许迎迎听不出是谁,但她的心跟着揪成一团。
又进来几个女生,都在谈论这次摸底排名,哭声随即停止,一阵水声后,旁边隔间的人开门出去了。
许迎迎磨蹭了一会儿,出来时,卫生间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她走到洗手台前,一边洗手一边照镜子,镜子里是一个梳着马尾辫、留着厚厚刘海的女孩,脸色有些苍白,神情有些严肃,她快速洗完手,匆匆离开卫生间。
许迎迎和赵欣一起走路回家,她俩同一学校同一年级不同班,许迎迎在文科实验班,赵欣在文科普通班,都住在京西胡同26号院。
此时两人都是心事重重。
赵欣低着头,她留着齐耳短发,两侧垂下的乌黑发丝遮住她半边脸颊,她这次也没考好,以前好歹在三百名末尾徘徊,这次直接掉进五百多名。
两人默默走出一段路。
赵欣突然道:“迎迎,知道你们班这次第一是谁吗?”
“不知道。”许迎迎有点没精神,连日来熬夜看书,令她白日里昏昏欲睡。
“不是常珊。”
许迎迎嗯了一声,具体成绩还没在班里公布,也不知赵欣从哪儿得来的消息,应该是李老师在她们班说的吧,李老师不仅是文科实验班的历史老师,也是赵欣她们班的班主任。
“刚才我看排名了,常珊这次连年级前一百都没进。”
许迎迎停下脚步,不可思议地扭头看赵欣,赵欣脸上是完全确定的神情。
她们高中是区重点,当初许迎迎中考发挥失常才进的这所中学,以她在初中的一贯成绩,她的初中班主任曾认为她极有把握冲进市重点。
不过这所中学还是有其优点的,除了是区重点,交通也便利,中考时,附近居民区的很多孩子都把这所中学作为第一志愿,比如常珊和赵欣。
这所中学一个年级共十个班,其中有两个文科实验班和两个理科实验班,许迎迎分班考试进了文科实验二班,班里排名不靠前,年级里更不突出,常珊和许迎迎一样,也在文科实验二班,是学习委员,经常在班里考第一。
许迎迎想起之前卫生间里的哭声,有点恍惚,常珊也住在26号院,不过一直独来独往,许迎迎虽然与她同班,但平时接触并不多。
两人继续向前走,走进京西胡同。
道路不宽,仅够并排行驶两辆车,两旁是密密匝匝的院落,基本是杂院,胡同全长不过几百米,但许迎迎小时候一直觉得特别长,一眼望不到头。
两人走了一段路,来到一个杂院前,门口两侧立着磨得溜光的抱鼓石,两扇厚重的大门左右敞开,门上的红漆有点斑驳掉皮,这个院子共住了七户人家,除了许迎迎家、赵欣家和常珊家,还有四家分别姓张、洪、秦和晋。
两人跨进院门,院里格局早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七户人家把整个院落挤得满满当当,许迎迎习惯性地看了一眼紧靠东边的晋家,赵欣也跟着看过去,两间平房加厨房,还有一间后搭的小屋,突兀又显眼。
晋家老两口如今只剩老太太一人,晋家老太太共有六个子女——五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如今四个女儿均已出嫁,只剩三女儿和小儿子一家三口跟她一起住在这里,出嫁的四个女儿经常拖家带口探望老太太,衬得他们家很热闹,不过此时晋家是门户紧闭,悄无声息。
许迎迎与赵欣互相道别,各回各家。
许迎迎一进屋,就见爸妈和姥姥在张罗开饭,她放下书包,在自家门口的水池旁洗净手,帮妈妈把最后一盘炒好的菜端上桌,随后四人上桌,许迎迎看到她喜欢的烧茄子,心情终于好起来。
许母——陈茜往女儿盘子里夹菜,问她今天在学校过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