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卿可有人知晓?”
始皇帝把目光扫过众臣,想知道有没有人了解大秦的农业生产。
“启奏陛下,微臣对方絮略有耳闻。”
好在偌大的秦朝,并不是所有人都不了解,此时就有一个臣子开了口。
“百姓以蚕茧抽丝织绸时,只有等的蚕茧才能直接用于使用。”
“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才能够制取丝绵。”
“在漂絮完毕以后,用于漂絮的篾席就会遗留有一些残絮。”
“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的残絮便积成一层薄片。”
“这层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
“这层薄片,正是方絮。”
不少大臣生来就在贵族之家,此时还是首次听闻这样的说法,眼里充满了好奇。
同时他们更好奇的是,始皇帝怎么会知晓方絮的由来。
始皇帝闻言欣慰的点头。
他轻轻抚掌,笑道:“卿所说不错,方絮正是由此而来,而纸的来源与方絮有异曲同工之妙。”
“造纸一道,便是将织绸过程中的漂絮这一道工序单独拎出来,而后扩展而成。”
“所以,卿等完全不用担心此物价格昂贵。”
始皇帝说完,目光扫过众臣,再次朝李斯问道:“李卿以为,此物如何?”
李斯脸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法家之人,他最头疼的几件事情之一,就是如何向广大百姓传播律法。
以往时日,律法只能够当地的官员口口相传,说与平民百姓。
就算如此,也往往有不理解不清楚之人。
只在有人以身试法之后,其他人才明白法律的意义。
法家立法的根本是为了让国有国法,让整个社会有秩序。
惩罚,只是维持律法尊严的手段。
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希望通过惩罚来让人明白律法为何物。
李斯的声音有些激动,他说道:“启奏陛下,沉以为,纸,完全可以成为平民也能够用得起的书写之物。”
“而且,相较于笨重的竹简,此物既轻便,又易于携带,用其书写,强于竹简万倍。”
“这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李斯神情激动,他已经能够想象得到天底下的所有人都懂得律法,敬畏遵守律法的情况。
那是他所向往的,由律法建立起秩序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