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老山上,几千人日夜不停地搭建新寨墙。
林三秋有时都不得不惊叹于这个时期人们的劳动力!
即便没有什么先进的工具,但是他们凭借着自身的力气和意志,效率真的不算低。
短短十天的时间,一堵五米多高的,两米厚的寨墙便搭建了起来。
当然,这其中也有林三秋弄出来的水泥的功劳。
三座水泥工厂不间断的运行,力气较大的妇人都被安排到了这里。
而剩下力气大小不一的老弱则是被安排去搭建寨墙了。除了极个别,已经没有任何劳动力的老人不用劳作以外,整个寨子里没有一个人可以闲着。
这倒不是林三秋周扒皮。而是他明白什么叫做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
在这个时代,能有口吃的就很不容易了。没有人有任何意见。能够让他们吃得饱饭,干点活又算的了什么?!
林三秋没那么好心,愿意养那么多的闲人。他又不是什么大善人。
而且在大同境内,最不缺的就是各种矿产。制造水泥需要用到的石灰石在大同几乎是遍地都是,随便清理出一片空地,就能够开建一个水泥工厂。
在有水泥协助下建造的寨墙,坚固异常,甚至要比大同县城的城墙都要结实!
至于那些能打仗的壮劳力们,则全部被林三秋拉去搞军训了。
是的,就是搞军训!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就算是没当过兵,他也懂得令行禁止的重要性。
土匪、起义军跟官兵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纪律性。
简单的训练一些队列林三秋还是能够胜任的。
短短十天的时间,阁老山的寨子便有了翻天覆地一般的变化。
但是这样的变化,却是由大量的粮食换来的。
林安已经不止一次找林三秋哭穷了。
十天的时间,就将寨子的存粮吃了三分之一。
再这样下去,还没等寨墙都建好,粮食就给吃没了。
“集合!”
伴随着林三秋的一声大吼,六百名土匪在五分钟之内便集结到位了。
这样的速度如果在后世,可能连一半的大学生军训的效果都不如。
但是在这个年代,绝对称得上是纪律严明了。
林三秋看着眼前的土匪们,心里很是豪迈。
他现在若是在未来,怎么也算是一个加强营的营长了吧?!
这六百名土匪,被林三秋按照他熟悉的未来的部队编制改编,分为了两个营。
每个营共计300人,下辖三个连队。
每个连队100人,下辖三个排。
每个排30人,下辖三个班。
每个班则是十人。
本来林三秋是想要依照明朝的部队编制来进行改编的。负责担任两个营的营长暂时由大山和他自己负责。至于班排以及连级的长官,林三秋还没有做任何的安排。他在等一个人过来投奔他。到时候这些事情,便交给他来处理。
可奈何他对于明朝的部队编制一无所知。